做了父母后,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成了家庭头等大事,尤其在宝宝添加辅食后,便秘的问题困扰着很多父母,要么几天不拉,要么一拉就大便出血,孩子疼得直哭,各种办法试了都不见效,真是让人头大。为什么宝宝会便秘?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儿,还有一个专门的定义,叫“婴儿排便困难”:出现在6个月以上的婴儿中,哪怕排出来的是软便,但每次排便都要涨红了小脸用力(甚至脸都紫了),大哭,持续10分钟以上才能成功地排便。便秘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病,它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大约30%的孩子出现过便秘,其中3%-5%因此就诊过。便秘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在儿童中还是比较普遍的,全球估算的流行率是3%。而17%到40%的儿童的便秘都在一岁前就开始了。便秘通常会引起疼痛(比如大便时哭),大便不成型(一小块一小块),腹痛。主要原因是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液体摄入不够,导致大便干燥。而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运动不足、精神长期过于紧张、大量补钙等,也会导致或加重便秘的发生。一部分便秘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改善。为什么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容易出现便秘?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存在于谷类、蔬菜和水果当中。它通常不被人体消化吸收,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具有增加饱腹感、促进排便、降低血糖、改善肠道菌群等作用。膳食纤维是肠道益生菌的“粮食”,而益生菌对维持肠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吸水性,可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起到软化大便、预防便秘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同来源食物的膳食纤维预防便秘的效果不同,谷类纤维比水果、蔬菜类纤维能更有效地增加粪便体积和预防便秘。那么宝宝便秘应该如何预防?首先,多给宝宝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点肉肉海鲜。根据相关建议:2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天推荐摄入含有5克膳食纤维量的食物;2岁以上的儿童,每天摄入膳食纤维量为年龄+(5~10)克,例如4岁的孩子,每天摄入膳食纤维的量要达到9克~14克。各种杂粮,燕麦、红薯、豆类等都富含纤维素。各种蔬菜,比如菠菜、芥蓝、小白菜、西蓝花、竹笋、豆苗、豌豆、甜玉米粒、蘑菇等蔬菜也都有不少纤维素。在水果当中,猕猴桃、火龙果、桑葚、蓝莓、草莓等有小籽的水果促进大肠运动的效果很强。很多妈妈都说,火龙果、西梅是通便神器,大家不妨试试。其次,要注意烹饪方式。给宝宝制作辅食时,不要蒸煮得过烂。比如青菜用沸水焯一下,再用刀剁碎即可。这样可以保留更多有效的纤维素。然后,让宝宝多活动活动。给宝宝适当增加活动量,爸爸妈妈多进行一些互动小游戏,会让宝宝的消化功能变得更好。宝宝便秘可以用药吗?对此,儿科医生裴洪岗表示对于儿童便秘,目前临床指南推荐的一线药,是聚乙二醇和乳果糖这类口服药,目的是通过软化大便来消除孩子排便的疼痛,而像开塞露这样的刺激直肠的泻药,可以快速刺激孩子排便,可以作为家庭常备药应急使用,但是不建议长期用来维持日常排便。需要提醒的是,用药是很专业的事,对便秘来说尤其如此,需要医生先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并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品以及用药时长,而且便秘治疗是综合的,还需要配合排便行为和膳食结构的调整。(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亮在看,你最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