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准妈妈们是否也受到过这样的折磨,自从怀孕后,每次厕所大号都要蹲很长时间,排便困难。对于准妈妈来讲,真是一种说出口的痛苦。一般来说,大便间隔超过48小时,粪便干燥,引起排便困难称为“便秘”。当孕期与便秘不期而遇时,该怎么办呢?
孕期便秘的原因当女性怀孕后,内分泌激素变化下,加之孕后身体活动要比孕前减少,造成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肌肉张力下降及肌肉的蠕动能力减弱,食物停留胃肠道的时间加长,水分过度重新吸收,粪质变得又干又硬;而此时准妈妈们腹壁的肌肉变得柔软,排便时没有足够的腹压推动,即使用力收缩腹肌,但也很难将堆积在直肠里的粪便排出去,于是便秘越加严重,少则几天,多则1~2周都未能排便。
孕期便秘的危害孕期经常便秘容易导致准妈妈腹痛、腹胀;
严重者可导致肠梗阻,并发早产,危机母子的安危;
有时便秘的准妈妈们在分娩时,堆积在肠管中的粪便会妨碍胎儿下降,这也是是导致产程延长甚至难产的原因之一。
预防孕期便秘的妙招一、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二、产生便意后实时入厕;
三、多吃促进排便的食物:富含粗纤维素的瓜果、绿叶根茎蔬菜以及谷薯类,例如苹果、香蕉、葡萄、海带、黄瓜、芹菜、韭菜、白菜、红薯、玉米等;
四、多饮水:尽量在固定的时间里,多量的饮用;
五、每天坚持活动身体,如散步;
六、可进食产气食品:如大蒜、蜂蜜、生葱等。
温馨提示:
准妈妈们便秘时不要随意使用泻药,特别是在怀孕晚期,因大多数泻药易引起子宫收缩的可能,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哦。
在产后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容易产后便秘,这是最常见的产后病之一,那为什么产后更容易出现便秘的问题呢?
产后便秘的原因:
1、由于产褥期胃肠功能减弱,肠蠕动慢,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长,使水分吸收造成大便干结。
2、经过妊娠和分娩,腹部过度膨胀,使腹部肌肉和盆底组织松弛,排便力量减弱。
3、生产过程中产妇的会阴和盆骨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损伤,而这些损伤会通过神经反射导致便秘。
4、产后饮食过于讲究,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纤维素,蔬菜、水果吃得少。下床活动不便,产妇又不习惯在床上用便盆排便。
产后便秘的危害:
1、发生肛裂和痔疮
产后便秘会造成肛周血液回流不通畅,这会使肠内容物易停滞在肠腔里,难以排出。很容易发生肛裂和痔疮。若此时新妈妈饮食不当,吃水果、蔬菜比较少,喝水少,更容易发生肛裂和痔疮。
2、产后便秘会导致便痛
肛裂主要症状是便后疼痛,严重者便后疼痛持续可达数小时之久,因而使患者惧怕大便,结果粪便停留肠腔内时间更久、更干燥,下次排便痛,形成恶性循环,苦不堪言。
3、影响盆腔血液循环
因为产后便秘,肠道蠕动减慢,会阻碍盆腔的血液循环,不利于产后生殖系统的恢复。
4、盆腔器官脱垂
预防产后便秘的建议:
1、均衡合理饮食
增加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比如新鲜的蔬果、粗粮摄入,促进肠道的蠕动利于排便。多饮水,每日清晨空腹喝1杯温开水,剌激胃肠蠕动,并能使大便软化,同时对排便有剌激作用。改正偏食习惯,适当增加粗粮、豆类及其制品。因其不足可影响神经传导,减缓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2、适度运动
产妇应尽早下床活动:可通过身体运动促进肠蠕动,帮助恢复肌肉紧张度。一般自然分娩后6-8小时产妇就坐起,进行一些翻身活动,采取多种睡姿或坐姿,也可自己轻轻按摩下腹部。第2天下地,在室内来回走动,以不疲劳为宜,但避免长时间下蹲、站立。对于剖宫产无合并症者,于产后第2天试着在室内走动,如有合并症则要遵循医生要求,不可过早下床活动。
3、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养成每天早晨起床后或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排便的习惯。如果发现便意应立即排便。排便时应注意力集中,不听音乐或看报纸杂志。排便时勿用力过猛,以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及直肠黏膜脱垂等。
4、保持良好情绪
不良的情绪会使胃酸分泌量下降,肠胃蠕动减慢,因此平时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有助于缓解便秘。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