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者。古称“大便难”,“后不利”“阴结”“阳结”等,即大便秘结不通,粪便干燥难解。本病可见于西医所称的习惯性便秘,肠神经官能症,肠道炎症恢复期肠蠕动减弱引起的便秘等。
病因病机:或因嗜食辛热,或肺热下移大肠,导致肠胃积热,阴津伤耗,以致肠道干涩,燥结,形成热闭,或因七情不调,肝气郁滞,或久坐不动,或肺气不降,导致大肠气机郁滞,通降失司,传导失司,糟粕内停,形成气秘,或因病后,产后,气血亏虚,或汗、吐、下、燥太过,损伤津液,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阴血亏虚则肠道干涩,都可造成便秘。过食生冷食物,伐伤阳气,或老年下元虚衰,真阳不足,温煦阴寒凝结肠道而形成冷秘。上述可见,便秘主要是因为大肠和肺、脾、肾功能失调而致大肠传导失司所致。
辩证:
便秘有排便时间延长,三,五日甚至半月不大便者;有间隔时间正常,便燥难排;或便不干硬而临厕则虚努无力者。大便干硬者,多属热秘或阴血虚,大便不干硬者,多为气虚便秘或冷秘。
1、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胀或痛,烦热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热秘者,平素多嗜辛辣厚味,煎炒酒食。
2、气秘:排便困难,嗳气频作,胁腹满闷胀痛,苔黄腻,脉弦。
气秘者,多有平素情志抑郁,或久坐少动,跌扑损伤,或手术后便秘者,亦多辨为气秘。
3、虚秘:腹无胀满疼痛,有便意而努责乏力,难以排除,短气自汗,神疲肢懒,或面色白,心悸眩晕,或消瘦颧红,耳鸣腰痠。气虚血虚者,舌淡脉弱;阴虚者,舌红少苔,脉细数。虚秘多见于老年体弱,病后产生,或渴利之家。
4、冷秘:排便困难,小便清长,面色青白,肢清畏寒,腹中冷痛,腰脊冷重,舌淡苔白,脉沉迟。冷秘多见于素体阳虚,或嗜食生冷伤阳者。
治疗:
1、基本治法
治法:导滞通便,滋阴润燥。取大肠俞,募及下合穴为主。实证用泻法,虚秘用补法。
处方:支沟,天枢,下巨虚,大肠俞,承山。
方义:便秘之病因病机虽不同,但都是使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故用俞募配穴法,以大肠俞与天枢相配,并配下合穴下巨虚,调理大肠功能,使传导功能得以复常,膀胱经别入于肛,故承山亦可调理大肠功能。支沟宣畅三焦气机,三焦气顺腑气通调。用此方时,适当施以补泻,可作治疗各种便秘的基本处方。
2、分型治法
(1)、热秘
治法:清热保津。以阳明经穴为主。用泻法。
处方:合谷,曲池,上巨虚,天枢,承山。
方义:合谷、曲池疏泄阳明热邪,上巨虚、天枢,疏通大肠腑气,导便于下,承山清热调理大肠。如此则热去滞通,热秘可愈。
(2)、气秘
治法:理气导滞。取厥阴,少阳,阳明经穴为主。用泻法。
处方:中脘,行间,支沟,五枢,腹结。
方义:本型以气机郁滞为主,故需行气解郁,疏通气机。行间、五枢,分属足厥阴,少阳经穴,可以行气解郁,手少阳支沟可调理三焦气机,中脘,腹结疏通腑气,气机调畅,传导复常则气秘可愈。
(3)、虚秘
治法:补气养阴,取背俞,足太阴,阳明,任脉经穴为主。用补法。
处方:大肠俞,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关元。
方义:气虚者,大肠传导无力,本方脾俞,足三里可补益脾气,关元补下焦元气,配大肠俞,乃大肠腑气转输之处,调理大肠传导功能,则气虚得补,传导有力,便秘可愈。阴虚血少者,肠道干涩,本方足三里、三阴交能养益精血,脾俞、胃俞补中焦而化气生津生血,则阴血得复,肠燥得润,更以大肠俞调理大肠功能,便秘可愈。
(4)、冷秘
治法:温肾助阳。取任脉,背俞为主。用补法。
处方:大肠俞,肾俞,气海,石关。
方义:搓热肾俞、气海、石关,可益下焦元气,祛散寒凝,使肾阳得振,能司二便,更配大肠俞,调理大肠,则阳复寒散,
便秘可止。病例:
刘某男38岁,于年10月就诊。主诉有多年便秘史4-5天排便一次。口臭小便黄。腹部触诊整腹满硬小腹灼热,诊断为实热型便秘。
脏腑点穴流程,任督两脉重泄法,重点合谷、曲池、上巨虚、天枢、承山。调理一疗程每日可行一便。嘱其少食辛辣,少饮酒。多蔬少肉。二、辨证食疗
1.实秘
[证候]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耳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数。此为肠胃积热。
[治法]泻热导滞通便。
[食疗方]
决明子萝卜子茶(《食物本草》)
原料组成:决明子15g,萝卜子10g,蜂蜜适量。
制作及用法:将决明子、萝卜子捣烂,放人锅中,加清水,上火煎煮,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煎煮15分钟后兑人适量的蜂蜜,搅匀方解: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上清肝火,下通肠道;萝卜子味辛、甘,性平,可消食化积;蜂蜜味甘,性平,可润肠通便、清热解毒。二者合用可清热润燥、泻下通便,尤其适合食积便秘者。
2.虚秘
(1)粪质不干硬,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持乏力,便难解出,汗出气短,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补虚,润肠通便。
[食疗方]
牛髓膏(《医方类聚》引《寿域神方》)
原料组成:人参、牛髓、桃仁、杏仁、山药各60g,蜂蜜20g,核桃肉90g(去皮)
制作及用法:将人参、牛髓、桃仁、杏仁、山药、核桃肉研为细末备用。将牛髓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再加入蜂蜜熬炼,煮沸后滤去滓,加入诸药末,用竹片不断搅拌至黄色为度,候冷,瓷器盛之。每服5—10g,空腹时细嚼。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牛髓养精壮骨,山药健脾滋阴,桃仁、杏仁、桃仁脂多质润,用以润滑通便,加上蜂蜜养正润下,合而成为扶正气、补虚损、润肠通便之方。但肠虚肠滑而泄泻者忌用。血虚便秘
[证候]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通便。
[食疗方]
蜂蜜决明膏(《食物本草》)
原料组成:生决明子10-30g,蜂蜜适量。制作及用法:将决明子捣碎,加水,煎煮5分钟,冲人蜂蜜,搅匀后当茶饮。
方解:决明子上清肝火,下润大肠;蜂蜜善润肠通便、滋养和中。两药合用,润燥清热、泻热通便作用平和,用于老人、产妇津液不足所致大肠干燥,无力润滑大便所致的便秘。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