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便秘,怎么改了这个坏习惯
作者:杏林中人
有一种隐藏的苦叫便秘,便秘的苦,谁便秘谁知道。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破呢?今天和大家聊一些这方面的中医知识。
便秘的常见证型有阴虚型,这样的人舌红,几乎没有舌苔,老想喝水,脉细数。因为滋润我们身体的精液不足了,所以大便干了。这样的情况可以服用增液汤。
增液汤:生地30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
如果是大便好多天没解了,想快点解出来,可以加生大黄10克(其它药先熬15分钟,在下这个药,水涨开始算时间),芒硝10克(药熬好后喝的时候兑到药碗里,这个药喝起来是咸的)。(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酌减)。
血虚型,这样的人,大便干,舌淡,怕冷,记忆力差,时常头晕。这样就可以用芍药甘草汤了。
芍药甘草汤:白芍50克,生甘草10克。(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酌减)
一般说白芍是一味补血、养肝血、平肝的药,有的医家研究其还有功破之性,对血虚便秘作用不错。
好多时候阴血都虚了,那就两个方子合用。
脾虚型,一般脾虚的都是大便不成形,一天都要上个两三次厕所。也有的会便秘,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差了,排便也就困难了。还有脾气虚了,排便也就无力了。这样推荐大家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生黄芪20克,党参15克,生白术30克,生甘草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生姜3片,大枣20克(枣肉撕),柴胡3克,升麻3克。(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酌减)
这里我重用了生白术,白术不止能补气健脾,而且其多汁液也能润肠。这里有一个经验:有的医家会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加枳实10克,使得这个方子有升有降,效果更好。有的医家这么比喻,一拳要打出去有力,就得先收回来。
热毒内结型,这样的人,口干,上火,舌红苔黄,脉跳的有力而且快。这种情况可以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生大黄15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芒硝10(药熬好兑入)这个药熬个15分钟就可以了。大便通下后其余的药就不用喝了。(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酌减)。如果余火未净可以改为其它清热解毒的药再服用两三天。
肝气不舒型,肝气郁结,导致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后,肝木还会克脾土。也可以说不良情绪影响了脾胃。
现代医学研究不良情绪会对我们的健康以及全身造成影响。长期不良情绪的人患各种病的概率要高很多。这种说法其实中医里早就有。好多中医的思想对于我们治病养生能提供很多帮助。
我们可以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生姜5片,大枣20克(枣肉撕),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酌减)
这个方子柴胡舒肝,柴胡还有推陈致新的作用。黄芩清肝火,和柴胡搭配和解少阳。生姜、大枣、党参、炙甘草健脾。半夏、生姜降,柴胡升。升降同施打开郁结。如果加上生大黄就有点大柴胡汤的意思,如果有热毒内结可以考虑加上。
湿热内蕴型,湿热内蕴,常见的是容易拉肚子,吃了就拉,俗称直肠子。有的因为湿热蕴结出现便秘。这样我们可以用三仁汤加减。
杏仁10g,生薏苡仁30g,白豆蔻(后下)10g,半夏1Og,厚朴10g,芦根30g,桔梗10g,生山药30g,太子参15g。(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剂量减半)。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上方加减连服15剂,大便通畅,诸证愈。
湿热蕴结肠腑,大肠传导阻滞而便秘,脾虚湿滞,我们健脾化湿、宣畅气机通便。用三仁汤化湿并宣畅三焦气机。方中芦根易滑石、通草、竹叶,以防利水过甚,使便干难下,并增强生津润肠之功;加桔梗配杏仁一升一降开宣肺气,增加润肠通便之力,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山药、薏苡健脾渗湿;太子参补脾肺之气。诸药配合,使脾气健运、肺气宣展、清肃下降,大肠传导得以恢复,则大便畅通。
这是学习了孙玉信医生的经验。
还有就是脾肾亏虚型,这样的人平时身体就不太好,脉是弱的,尺部也几乎摸不到,舌苔很薄。
好多老年人上了年纪,脾肾亏虚了很多也出现了便秘。这样推荐一个我的经验方。
生地15克,熟地15克,生山药50克,山茱萸10克,锁阳15克,肉苁蓉15克,生白术30克,法半夏15克,薏苡仁30克,陈皮15克,香附15克,茯苓20克(捣碎),党参15克,白芍30克,生甘草10克。(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面给大家讲了这么多,分各种证型来给大家讲,是让大家好理解,真到看病的时候往往多种证型夹杂,虚实夹杂。这就需要大家仔细分析,量体裁衣,灵活加减用药了。
好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这么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