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重要的原因是粪便中缺水。
正常粪便含水约75%,便秘的粪便中含水不足50%。
粪便含水量与正常排便密切相关,含水充足粪便有正常性状及容积。
正常性状可顺利通过肠道。
正常容积使粪便对肠道压力感受器保持足够的剌激,从而正常蠕动和运转,正常排便。
世界胃肠病组织明确指出,预防的治疗便秘,高膳食纤维饮食及足量饮水是第一位的。
以下食物因素可能是宝宝便秘的原因:
1.人工喂养者不恰当补钙。配方奶中高酪蛋白与钙结合形成钙藻结晶引起便秘;
2.母乳喂养者母亲高蛋白高脂饮食。母亲的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成份也会影响到宝宝;
3.患儿本身高蛋白高脂饮食。患儿饮食结构中缺乏水份及碳水化合物;
4.粗纤维进食过少。没有足够的膳食纤维,粪便无法锁住水分而变得干硬,不利于排出;
5.儿童饮食结构改变。比如平时习惯吃快餐、有偏食的不良习惯,吃动物性食物过多等等均可引起便秘。
泻药的分类及应用
1?容积性泻药:主要是含多糖类或纤维素类的泻药(包括多纤维素食物)。可吸收水分,膨胀成润滑性凝胶,使肠内容物易于通过;同时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促进肠蠕动而排便。一般服后12-24小时有效。
(1)琼脂:每次15~30毫升,每天1~2次口服。为缓泻剂。
(2)西黄氏胶:每次10~20毫升,每天1~2次口服。为缓泻剂。
(3)甲基纤维素:每天口服用15-50克。可长期服用。特别适合于食物过于精细者,孕妇,或停用刺激性泻药者。服药时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免发生肠梗阻。
2?刺激性泻药:这一类泻药主要是刺激肠蠕动,推动粪便排出。适用于排便动力不足者。但习惯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不宜用。
(1)番泻叶:每次3~5克,泡水代茶,睡前服。为轻泻剂,用于慢性便秘。但刺激结肠可有绞痛。
(2)大黄:大黄片每次3~5克,或大黄苏打片每次2~3片,或生大黄粉每次1.5~3克。久用可产生耐药性。
(3)蓖麻油:每次10~30毫升。既润肠,又对肠粘膜产生刺激,引起反射性肠蠕动。
3?高渗性泻药:这类泻药具有吸水性,服药后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从而使肠腔内容量增加,体积增大,刺激肠蠕动。
(1)硫酸镁:每天10~20克口服。多用于急性严重便秘。
(2)镁乳(氢氧化镁):每次15~30克口服;或氧化镁,每次1-3口服。为缓泻剂。
(3)50%~60%山梨醇: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口服。
(4)60%半乳糖果糖甙:每次10~30毫升,每天3次口服。本药在肠内经细菌作用,变为乙酸和乳酸。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镁剂。服此类泻药时宜多饮水。
4?润滑性泻药:这类泻药口服或灌肠后,可包于粪团块外,使之易于通过肠道;可减少肠道水分的吸收;能促进结肠蠕动,具有温和的通便作用。适用于粪便特别干燥,或老年人体弱者,排便动力减弱者。
(1)甘油或石蜡油:每次10~30毫升口服。(2)花生油或豆油或香油:每次15-30毫升口服。注意:久服可影响脂溶性胡萝素及维生素A、D的吸收;油可从肛门流出,易污染衣裤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更不宜服用。
(3)蜂蜜:每次20~30毫升,用温开水一杯溶化,清晨空腹时服饮。是营养丰富的缓泻剂。能润肠滋燥缓泻。
?5?灌肠剂及栓剂:适用于分嵌塞,或作为慢性便秘病人必要时临时治疗。
(1)灌肠液:可用温盐水蒸气~毫升;或温水~毫升;或液体肥皂75毫升加温开水至毫升等。
(2)栓剂:如甘油栓,开塞露。既可软化粪块,又可刺激直肠黏膜张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肠蠕动。?
6?粪便松软药:服后可使粪便松软,易于排出。如二羟基硫琥珀酸纳,每天口服用50~毫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