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技术科普老年人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系列之

April11,

关爱帕金森患者

让生命不再颤抖

从年开始,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全球万患者中有万人在中国,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帕金森病,你知道吗?

01

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

答案是不一定。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手抖主要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甲亢、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都会有这种症状,有时候我们紧张也会出现手抖的症状。

02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帕金森病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饮食和生活上不注意,对于帕金森不再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中年人和年轻人也会导致此疾病的出现。

03

帕金森病有什么症状?

抖即“静止性震颤”,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从手开始、胳膊,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动,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僵即“肌肉僵直”,指肌肉变得紧绷,活动时感到僵硬、不灵活。患者颈及躯干呈弯曲姿势,身体前倾。面部肌肉运动减少,表情呆板,像戴了一副面具,医学上称为“面具脸”。

慢即“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可以发生在运动症状出现之前或者运动症状出现多年之后。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有以下几种:

(1)感觉障碍,早期即可出现嗅觉减退,中晚期常有肢体麻木,疼痛。

(2)睡眠障碍,尤其是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有些患者可伴有手脚乱动。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常见便秘、多汗、油脂面等,吞咽活动减少可导致流涎。

(4)精神障碍,近半数患者伴有抑郁,并常伴有焦虑。约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以及幻觉,其中视幻觉为多见。

04

家里有帕金森病患者该怎么办?

首先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另外,还要从一些生活细节上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衣:为患者选择容易穿脱的粘扣衣服及开襟在前、不必套头的衣服。让患者尽量的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

食:在每天饮食中增加纤维性物质如蔬菜、水果预防便秘。要让他们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住:家中要注意设有扶手、防滑垫等,避免帕金森患者摔倒。洗澡间的门要朝外推开,方便患者出来。刮胡子使用电动刮须刀,使用纸杯或是塑料杯刷牙。

行:要注意多陪患者到户外活动,可进行瑜伽散步、太极等体育锻炼。

帮助患者预防感染:本身患有帕金森的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患支气管炎或肺炎,所以,在出现咳嗽或发烧时要马上处理,免得严重感染随之而至。

05

让帕金森病患者动起来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第一步面部运动

包括皱眉运动、微笑运动、眨眼运动、撅嘴运动和鼓腮运动。

第二步躯干及上肢运动

包括颈部左右转动、侧斜,头、下颌、颈部先同时后缩再前伸,上肢运动(上举、外展,两上肢左右交替屈伸、拍打对侧肩部,前臂旋前、旋后训练)。

第三步手指运动

包括抓手指(十指同时屈伸抓捏)、弹手指(大拇指依次与各指弹指)、出手指(两手指由食指依次出指)、勾手指(两手指由食指至小指互相勾指)、手拉手(双手指互勾用力向两侧拉)、拳和掌(一手拳一手掌同时变换)、节节高(两手掌交替上升)、腕花指(伸出双手形成腕花)。

三步走,动起来!

康复教研室

图文

康复保健系康复教研室

编辑

蓝皓兰

审核

蓝秀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ys/11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