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追记贵州习水深度贫困村支部书记马勇
“我们燎原组一定要来守一晚上!”“我们新田组也要守!”“我们新建组心意都还没有尽到!”“无论怎样,红光组一定要排在第一……”10月30日,贵州省习水县桃林镇兴隆村党支部书记马勇10多天前突然晕倒,医治无效,年轻的生命定格在45岁。官店镇燎原、桃林镇新田两组的村民从1公里多的地方赶来,和他家附近的红光、新建两组村民争着抢着要为马勇守夜。“你们的心情我们都能理解,燎原、新田两组村民来守夜时,附近的红光、新建两组的村民陪着……”负责整个丧事筹备的周少伦话音还未落,官店镇燎原组的马明强抢过话头,“不行,你们参与,不能表达我们的心意……”修路
丧事筹备现场气氛低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眼含热泪。父亲马昌显看到马勇去世后,他的妻子与3个孩子依偎一起,泣不成声。马昌显声音哽咽,话语里充满责备,“我劝过马勇,你一个孩子读大专、一个孩子读职高、一个孩子读高中,我们又老了,正需要用钱,你别在村里干了,出去打工。”可得到回答总是让他们再等等,等路打通了,等产业搞起来了,等每户都小康了……“等每户都小康了,我们也就小康了。”妻子唐中兰对于深度贫困的兴隆村实现小康有着本能的相信,这两年兴隆村变化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可她期待的小康就是丈夫给她的承诺,等他不忙了,陪着给牛喂喂料,上山割割草……从来就“逆向”选择的马勇,让妻子的等,从期盼变成了永远……养鸡能挣钱时他选择了兴建学校“娃儿些小,学校又远,读点书造孽得很。”讲起初中毕业时马勇的“逆向”选择,他的父亲马昌显声音显得疲惫。年,马勇刚从初中毕业,新修好鸡圈,准备养鸡挣钱的马勇,听到父亲的话,他犹豫了。几年前,附近唯一的一间学校因教学质量不好,没人去读,停办了。对教育重视的家长,不得已把孩子送到一个多小时路程的村小去读。更多的孩子被迫留在了家里,其中几个孩子十多岁了,还一字不识。初中毕业的马勇比当地一般家长更能体会长途跋涉去读书的艰辛,下雨天,整条裤腿都是湿漉漉的,凉凉地粘在腿上,整个下半身都是冰的。初中毕业的马勇更懂得不读书的孩子,长大后会面临怎样的困境,即便给他们钱让他们签字,他们都不能。“干,就办学校!”找水马勇在新修的鸡圈上加盖几层茅草改成教室,开始了他的代课生涯。第一年开班,学校就招收了40多名学生,马勇一干,就干13年。学生越来越多,马勇就在附近租用民房增加班级;民房不够用了,马勇一家自己搭砖,修建4间土坯教室;教学质量起来了,学生增多到余人,乡教工站到他学校召开现场会;成绩得到肯定,元拨款来了,马勇带领村民第三次修建学校……“苦得很,一辈子都苦得很。”一起陪同马勇经历着三次修建学校的妻子,含着热泪左右摇晃着自己的头,心疼地说,“他这一辈子没有享过几天清福。”在妻子的记忆里,每每有时间,对教育有着很深情怀的马勇都要到废弃的学校走走。在教学楼的二楼,一间教室的门总是敞开着,在这间马勇经常闲逛的教室里,黑板边上用红纸写成的半幅对联清晰可见:“良书如镜天天照。”排险打工成潮流时他选择了回家修路“我想回家!”年,当刚外出打工8个月的马勇告诉妻子自己的决定时,妻子很不理解。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不代课,去打工挣钱养家。却又选择回来。“长期在乡下代课的他,不适应外面的打工生活?”妻子唐中兰找到和丈夫一起打工的弟弟,“做得很好啊,老板很喜欢他,刚来的时候抱着手到处看,老板还以为是个懒汉,第四天再找时,姐夫已在熟练地操控着机床。”非是不能,实是不愿。见识了外面的繁华,让马勇更想回去改变家乡。马勇将家乡的蜕变寄托在修路上。“马勇太想修路了。”身为妻子的唐中兰最能理解丈夫的急迫。他带着村里的人,选择了一段不用调整土地、地势还算平缓的地方开始筑梦。3个自然组的村民全都积极响应,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修通了一条1公里多的公路。可这条公路,前后都没有接通,只是静静地躺在那儿,大家静静地、沉默地、难受又充满希望地看着。为了修路,马勇参加选举,当上了村委会副主任。开始筹备,开始协调,他要把1公里的公路拉长成线贯通全组。“别在村里干了,你3个孩子要读书,家里这么困难。”父亲有些后悔当初留他代课,有些后悔支持他修路,有些后悔……这些后悔里,满满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心疼。“等我把公路修通了,我就辞职出去挣钱。”马勇的许诺里有着对父母忠孝不能两全的愧疚,有着对妻子一人扛起家庭重担的不忍,更有着对修好公路打通深度贫困村通道的不悔。公路一段段地往前修,摩托车的存放地一段段地往前移。骑坏了2辆摩托车,存放地往家的方向挪动了5次,终于将到组的公路修通了。“20天内,务必将这段2.9公里的公路硬化完成。”年马勇认真响应县委书记向承强明确的要求,马勇修路的梦赶上了脱贫攻坚好时代。马勇带着村民与施工队一起努力,比既定时间提前了两天。“修路就是他的命。”唐中兰记得水泥路硬化完成的那天,一向话不多的马勇逢人就打招呼,高兴得像个孩子。生病需住院时他选择了再干两天“检查完了之后,我要再回去干两天!”年10月18日,请半天假到遵义检查身体的马勇对身边的朋友这样说着。他相信自己的身体是硬朗的,这也是家里人、村里的同志几次三番劝他,医院的原因。“没想到会这样,没想到会这样……”在马勇家见到他的妻子唐中兰,她总是语无伦次。听说15日的下午,丈夫马勇在桃林会场晕倒,唐中兰开始逼他,“医院看看。”医院回到了村里。“下周一要到省里参加深度贫困村支部书记培训,星期天才去遵义检查。”回到村里的马勇计划着这样的行程。医院无法检查时,马勇才说服自己请了星期五的半天假。“没想到就这样去了!”马勇的父亲马昌显还是一个多月前见过自己的儿子,没想到再见儿子时,儿子已经不在人世。这位父亲一个多月没有见的马勇,却几乎天天出现在方竹笋产业基地边,“他总是惦记着要把方竹笋发展起来。”陪同采访的兴隆村第一书记汪友华对于马勇的离去,总是不敢相信。这些年,马勇日夜兼程,和村里的干部一起带领乡亲,深入研究、挖掘兴隆村的资源优势,学经验、找路子,大力发展山鸡养殖,核桃、脆红李、板栗、方竹笋、烤烟、红梁种植产业,从产业规划、产业选址到发动群众、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聊到马勇的工作,唐中兰从家里抱出一堆荣誉证书,年桃林乡年度先进工作者、年桃林乡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年桃林乡年度先进工作者、年桃林乡优秀村干部……在荣誉证书的边上,摆放着一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笔记本。为探寻马勇的“初心”,村里找到了他的入党志愿书,在入党志愿一栏,马勇一笔一画地写着:“在党的领导下,认清方向、服务于当地……”这份志愿书诠释着这位共产党员“逆向”选择的密码。
来源:习水宣传部
如有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