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篇便秘你还这样认为,别逗了下

治疗白癜风中药方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3.html

精华篇--便秘你还这样认为,别逗了(下)继续分享中~~~~~~上篇我们说了便秘的基本认识,这篇我们继续对便秘的病机认识和病性分析。

为什么大便经常要提到大肠小肠呢?

理论依据

一、中医的认识

(一)生理

1.大肠小肠主要形成大便

大便直接从直肠排出。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

这里“灵兰”指的是古代藏王藏书之所。

名词解释

《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释名:“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于岐伯也。”

  《素问》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的对话,以黄帝问而岐伯答的形式记载,褚征在《褚氏遗书》说:“素问者,黄帝与歧伯、鬼臾区、伯高、少师、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

再啰嗦下,《素问》是黄帝与岐伯平素的对话,以问答的方式记载出来,最经典的我们知道在咳嗽病症里面解释的。

《素问·咳论》“肺之令人咳,何谓也”

释义:一君之主黄帝问,大臣岐伯,肺为什么会咳?大臣岐伯回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从而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将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引向歧途。

岐伯认为咳嗽不光有肺咳,还有肝咳,心咳,脾咳,肾咳,胃咳,胆咳,大肠咳,小肠咳,膀胱咳,三焦咳,所有这些哪里是其他脏腑引起咳嗽?它们只不过是咳嗽的程度不同和咳嗽过度猛烈后所引发的呼吸肌、胸膜、胸腔,腹腔,盆腔内压等变化和胃肠逆蠕动等所致的症状。它们真不是膀胱、肾、肝、胃、胆、脾、心、大小肠、三焦等引起的咳嗽,而实实在在是肺咳!是肺咳!是肺咳!综上所述无论哪种原因引起咳嗽,你不影响和干扰肺,那就不是咳嗽,一旦咳嗽,原有的疾病就发生性质变化,就一定是肺系有了问题。

大便直接从直肠排出。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

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功能是传化糟粕。传,即传送。化,即变化。大肠把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变化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经肛门排出体外,并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多余的水液。故又称大肠为“传导之官”)

”大肠的“变化”,就是指大肠将糟粕浓缩变化成为条状粪便,并逐段向下传导,最终排出。大便的形成也与小肠有关。《内经》“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化物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将食物化生成精微物质,并转运至心肺后生成气血(后人错误地将其归于脾的功能)。二是指食糜中的糟粕变化成为粪便的过程。

小肠初步化生形成残渣和糟粕,大肠承接小肠输入的较清稀的糟粕并将其传导,同时吸收过多水分,最终形成粪便。这是《灵兰秘典论》的基本观点!

2.六腑以通为用(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其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

中医认为参与水谷化生和大便形成的脏腑主要有脾(胰)、胃、小肠、大肠、胆、三焦等。它们的生理特点是“满而不能实”。实了,大便就不好排解。故中医有“六腑以通为用”和“六腑以降为顺”之说。

3.大便与饮食

大便是浊气所化,是食物中的残渣和糟粕形成。进食量越多,食物种类越杂,食物中所含纤维素、油脂越多,大便就越多越好排。(我们这种观点和传统对于便秘有不同,传统认为孩子便秘这不能吃,那不能吃。)

4.水能载舟

中医将肠道比作河床,大便是河里的船。船要顺流而下,需要水和水的动力(落差)。(有没有看见过船舶在干涸的河流停滞的样子或者干涸的瀑布不流水,类似大便在干涩的肠道难于下行)

水为津液,为油脂,为具有润滑作用的物质。动力为大肠和小肠的气化功能。

上图,船舶停留在干涸的河道,犹如大便停留在河床中难以推行。

(二)便秘的病机

大便是糟粕,对人体有害。大便是应该天天排出的糟粕。

如果3天以上仍然无大便排出,肠道内肯定塞满大便(进食量太少,无大便者不属于便秘)。大便充斥肠道,肠道当然不通。此时六腑处于不通和不降状态。故大便秘结无论虚实,均为腑气不通。尤舟车之不行也。

下面是现代医学的认识

二、西医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是属于消化系统的问题,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而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1.口腔经食道,到胃,到小肠,到大肠,直至肛门统称为消化道。消化道的最大特征是一个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系统。管道的解剖特征决定功能上的传输。管道本为通畅而设,与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相吻合。

2.大便的形成主要在小肠和大肠。

现代医学认为:大肠为消化管的最下段,起始端与回肠相接,止于肛门,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全场约1.5米。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形成粪便。

大便黄色主要受胆汁影响。大便颜色和形状主要与饮食结构和肠道菌群种类有关。

3.大便的排出依赖肠道的蠕动,蠕动象虫子爬行一样,沿着一定方向呈节段样有序运动。胃肠道的蠕动与胃肠道的解剖一致,从胃开始,经小肠、大肠,直到肛门。蠕动的产生和调节直接受控于胃肠生物电。排便是复杂的生理过程。粪便一般积存在降结肠至乙状结肠中。当集结到一定程度,结肠就会以稀疏缓慢蠕动和集团性蠕动两种方式将粪便推进直肠,产生便意。前者如袋状往返运动、逆蠕动等,能进一步搅拌和揉搓肠腔物质,再吸收其中水分、无机盐及维生素;(粪便俗称大便,人或动物的食物残渣排泄物。粪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后者强烈而快速将粪便推入直肠。目前认为集团性蠕动是引发排便的主要动力,它每天发生3-4次,多在清晨起床或进餐后发生。粪便进入直肠、直肠扩张,直肠壁内的压力感受器受到牵张,发出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初级排便中枢,并同时上传至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从而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初、高级排便中枢共同协作产生排便。由于食物从消化吸收到形成大便并排出体外,一般需要1--3天。按此生理规律,3日以上不排大便才考虑为便秘。

这就是小孩为什么容易便秘的原因?

4.排便与腹腔压力。排便时直肠收缩、肛门外括约肌松弛,腹肌强烈收缩,腹腔内压力骤然增加,最终将粪便排挤(挣)出肛门。

较之成人,小儿肠道相对较长,肠蠕动力较弱;小儿摄入食物却相对较多、较精细;最终,食物残渣与肠道接触时间增长,停留较久,因其中水分被反复吸收,容易造成粪便质地较硬,难以排出。

成人尾骨融合为一整块,小儿尾骨由4-5椎构成,尾骨常常向前弯曲与直肠形成一定角度,增加排便难度,这是小儿容易便秘的解剖学原因。

5.大便只有害而无任何益处。大便秘结除影响消化吸收外,还影响睡眠、皮肤、记忆,还易致癌,易致早衰,易引发肥胖、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1、大便次数少,每周排便少于2次,或大便次数正常,但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坚硬;或小儿排便时哭闹,或虚坐努责。

2、左下腹常可扪及包块,包块于排便后消失。

3、常伴有腹胀、腹痛、肛裂、便血等症状。

再附上图,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III标准,目前中国没有统一的标准。

现在我们说下,怎么处理这些粑粑君吧,消灭干净,保肠卫己,面对便秘你需要这样做

一、原理

通腑泻下。

实证便秘,有热有积,理所当然应该通腑泻下。虚证便秘,当以大便排出困难为主诉时,也必须通腑泻下以治其标。只有通了腑,通了便,胃肠道才能减轻负荷,蠕动才能得以恢复。

治法(小儿推拿)

(1)扩肛,向后上扳压尾骨。增大出口。

(2)清大肠、退六腑、运水入土、推下七节骨。通腑泻下。

(3)摩腹、揉腹、按腹、抱肚法。增加腹内压。

(4)便秘贴、舒畅油

3.食疗

花生浆、蜂蜜、芝麻油调服,口服通畅油、配合便秘贴。

蜂蜜虽好,但是也有禁忌症:一岁以下的宝宝肠道没有发育好,细菌群还未发达,蜂蜜里有种胞芽不能高温杀死,在宝宝肠道也不能杀死,容易引起肉毒杆菌在体内生长,引起宝宝消化道疾病。

后期护理你需要这样做

1.注意饮食调节,便干量少者,适当多食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油脂。避免辛辣燥火之食。

2.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腹肌锻炼,避免久坐少动。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下面是家长提问时间

问:一般什么时候排便最好了?

学龄前的儿童是塑造、培养一切习惯的好时机,培养习惯有:

大便习惯

睡眠习惯

进食习惯

运动习惯

视听习惯

待人习惯

培养孩子的排便习惯,孩子吃完饭后,结肠短时间内的蠕动会增强,有利于排便,所以可以在饭后10分钟左右让孩子去排便,有助于训练孩子养成每天自主排便的习惯。

有家长问健康的粪便是什么样子?

健康婴儿粪便特点:母乳喂养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热均匀糊状,每日排2-4次,一般在引入转乳期食物后次数即减少。牛、羊乳喂养儿粪便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有臭味,呈中性或碱性反映,每日排1-2次,易发生便秘。混合喂养儿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质地较软,颜色较黄。

感谢大家的订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ys/7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