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肾安胎汤(马大正)
鹿角片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0g菟丝子12g续断12g杜仲12g桑寄生12g莲蓬10g仙鹤草15g淮山药15g阿胶(烊冲)10g荆芥炭10g
温补肾阳,益母养胎。
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属于肾虚,尤其偏于肾阳虚,表现为阴道出血咖啡色或暗红色,久治难愈,小腹隐痛或冷,舌淡红或偏淡,苔薄白,脉细的患者。
上药加水cc,浸30分钟后,分两次煎,合成cc,阿胶另调冲服。上液分两次服用。
鹿角片、淫羊藿、巴戟天、续断、杜仲,温肾之阳气,桑寄生、菟丝子、淮山药平补肾气,莲蓬、仙鹤草、阿胶、荆芥炭止血。
倦怠无力,加党参15g、白术12g;预防先兆流产,原方去阿胶、荆芥炭,加野苎麻根20g、何首乌15g。
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阴道出血咖啡色或暗红色久治难愈者,往往最终发展为过期流产。堕胎与子母双方的因素有关,胚胎系纯阳之体,补得一息阳气,便维持了胚胎生生不息的生机。此方温补肾阳,母子同治,是有别于以往其他安胎方剂之处。经96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检验,治愈率达94.8%。此方曾刊载于《中国中医药报》名医名方录栏目中。
李某,28岁,年4月10日初诊,结婚2年未孕,经中药治疗后,妊娠3胎次,分别于孕40、60、70天发生自然流产和难免流产。患者14岁初潮,月经周期定,5~7天净。末次经期3月3日来潮,今作尿妊娠试验阳性。妇检未见异常,性激素检测正常,TORCH系列阴性,男方精液化验正常,双方染色体检查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方用温肾安胎汤去阿胶、荆芥炭,加苎麻根12g、白芍10g,先后共服用69剂。于年2月3日自然分娩体重7.2斤的健康女婴。
2.凉血清海汤(马大正)
水牛角(水浸,先煎)30~45g生地(切碎黄酒浸)15~45g生白芍15~45g丹皮炭9g桑叶30g海螵蛸10~20g仙鹤草30g阿胶(烊冲)10g荆芥炭10g
清热凉血止血。
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属于中医血热型经量过多或者崩漏患者,临床常见经色鲜红或紫黑,口渴,便秘,舌质偏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滑盛者。
上药加水cc浸泡30分钟,生地另切成薄片,加黄酒浸没30分钟,先用慢火煎水牛角15分钟,再将其余药共同入煎15分钟,煎成cc药液,分两次服,阿胶自调后冲服。
此方系《千金要方》的犀角地黄汤(水牛角、生地、生白芍、丹皮炭)变化而来,水牛角、生地、生白芍、丹皮炭、桑叶,凉血止血,海螵蛸、仙鹤草、阿胶、荆芥炭止血。其中,生地经切碎黄酒浸后,有利于其止血成份的溶出,可以提高疗效。
夹瘀块者,加益母草12g、三七4g,或加云南白药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吞服;气虚无力者,加党参15g;肾虚腰痛者,加旱莲草30g、女贞子20g、山茱萸15g;平时湿热带多者,加地榆20g、槐花20g、贯众炭30g。
经量过多或崩漏属于血热者居多,《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人与之相应,崩漏发病亦以气候骤然变热时为多,因此,凉血止血成为治疗之大法。此方的特点是止血迅捷。经例临床患者检验,治愈率为76%,有效率为96%。
陈某,26岁,年8月18日初诊。经净后2天,交接出血24天未净,出血或多或少,4天来血量增多,色紫无块挟有粘液,右少腹痛,腰痛,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治拟凉血止血,益肾补气。方用凉血清海汤加槐花10g、旱莲草30g、女贞子12g、蚤休30g、党参12g,服药2剂,阴道出血即净。
吕某,37岁,年12月21日初诊。出现经前心烦易惊,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心悸寐差已数月。末次经期11月29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方用黛玉疏肝散加减:木蝴蝶4g、绿梅花4g、合欢花10g、佛手10g、八月札10g、郁金10g、路路通10g、远志10g、菖蒲8g、龙齿15g、小麦20g,3剂。灵芝胶囊每次2片,每日3次吞服。服药之后,上述症状悉数消失。
4.卵巢过度刺激方(马大正)
茯苓皮30g猪苓20g白术30g泽泻10g桂枝6g大腹皮20g陈皮9g桑白皮10g赤小豆45g车前子(包煎)10g槟榔10g天仙藤10g四磨汤口服液2支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超促排卵助孕过程中出现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胸水、少尿、水肿、恶心、呕吐、卵巢肿大等症状与体征,OHSS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脾阳不振,气滞湿阻型的饮症。
五苓散温阳化气,健脾利水,五皮散理气健脾,利水消肿,四磨汤行气散结。三方相合,具有温阳健脾,行气消水之功效。
大便秘结,加郁李仁10g、制大黄10g;如腹部胀痛不明显,倦怠无力,加生黄芪15g;经水来潮,可加益母草30g、娑罗子12g。
OHSS常常出现腹水、胸水、水肿、少尿,还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烦躁等症状,这些表现与《金匮要略》阳虚气阻饮停的五苓散证中的“小便不利”、“水入则吐”、“痞不解”、“吐涎沫而癫眩”、“烦躁不得眠”表现吻合,治疗当时本“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用五苓散配合五皮散、四磨汤为主治疗。对于该病,症状越轻,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林某,29岁,年11月4日初诊。因婚后半年未孕就诊,经检查,诊断为:1.多囊卵巢综合征。2.卵泡发育障碍。使用克罗米酚+尿促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后,出现下腹胀甚,尿意频短。B超示子宫内膜11mm,左侧卵巢59×40mm,内见20×19mm大小不等的9个卵泡,右侧卵巢65×44mm,内见20×16mm大小不等的14个卵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OHSS。方用卵巢过度刺激方5剂。11月10日二诊。下腹胀减,小便转长。B超示子宫内膜16mm,左侧卵巢72×54mm,可见44×38mm大小不等卵泡,右侧卵巢80×51mm,可见42×30mm大小不等卵泡,子宫直肠凹见19mm液性暗区,中药守上方加槟榔至20克加四磨汤口服液,5剂。11月17日三诊,下腹胀除,偶觉隐痛,小便正常,再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而愈。
5.消癥汤(马大正)
半枝莲15~30g白花蛇舌草15~30g皂角刺12~30g石见穿20~30g牡蛎30g海藻20~30g三棱10~20g莪术10~20g荔枝核12~15g橘核12~15g制乳香4g制没药4g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性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子宫内膜息肉等,属于中医癥瘕的范畴。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皂角刺、石见穿活血消肿;牡蛎、海藻化痰散结;三棱、莪术破血消积;荔枝核、橘核理气散结;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
血热明显,加夏枯草20~30g、蛇莓20~30g;恶心加半夏12g、陈皮12g;痰多,加半夏12g、浙贝12g;下腹疼痛明显,加三七5g、延胡索12g;下腹胀明显,加大腹皮15g、赤小豆30g;乳房胀痛明显,加山慈姑15g、漏芦15g;大便秘结,加菝葜20~30g;倦怠无力,加生黄芪15~20g、黄精12g;腰酸痛,加何首乌15g、续断12g;食欲不振,加山楂15g、鸡内金6g;口苦干燥,加天花粉15g、天门冬15g;经量过少,加茺蔚子12g、王不留行15g;经量过多有块,经期去三棱、莪术、制乳没,加蒲黄炭10g、益母草15g,并吞服云南白药或改用其他止血方。子宫内膜息肉,加乌梅10~30g、白芷10g、僵蚕10g,吞梅花点舌丹。原方的药物剂量,以肌瘤的大小为依据,或根据患者服药之后的反应情况循序递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