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10个老人,9个便秘。便秘在中国老年群体中非常普遍,发生率约高达35%。为人子女,看着自家的老人因为便秘而痛苦的样子都会非常的不忍。想要缓解老人的痛苦,就得知道为什么老人容易便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老年性便秘的主要形成原因脏器功能减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易导致粪便滞留在肠道内而排泄不出,膈肌、腹肌、肠壁平滑肌无力等,均可造成排便困难。排便习惯不良:有便意时不及时排便,抑制便意;习惯排便时看书,不积极排便;依赖泻药排便或滥用泻药,使肠道对排出物的敏感性降低。
饮食结构不良:如米面过于精细,食量过少,食用含粗纤维特别是不消化纤维的蔬菜、水果、粮食过少,油脂太缺,饮水不足等。
药物作用影响:许多老年人都有其他慢性病存在,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如一些抗高血压药物,以及口服肠道抗生素等,均可引起便秘。2长期便秘的危害1.过度用力排便可致原有冠心病的老年人发生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发生脑血管意外。2.合并前列腺肥大者可因粪便滞留压迫而加重排尿困难和尿潴留。3.长期便秘的老年人可因肠腔内毒素过多吸收而发生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等。4.严重便秘可使老年人发生各类疝的可能性增加或加重疝的病情。5.老年便秘者排便时间较长,由蹲位站起时,可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发生晕厥而跌倒。6.长期应用泻药可导致结肠黑变病,长期便秘者还易发生结肠癌。陈红军医师点评—如何防治老年性便秘
中医治疗“虚实”辨治我门诊时多数老年患者的主诉是长期大便干结,排便费力不畅,或大便不干,欲便不出,便下无力。患者可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腹胀或腹痛,头晕,乏力,心悸,或口苦、口臭、失眠等症。陈医师为一位老年便秘患者诊疗中
中医学认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其病位在于大肠,与肺、肝、脾、肾关系至为密切。中医角度来说老年便秘主要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类。实性便秘多因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胃肠积热,或热病后余热留恋,或肺热移于大肠,耗伤津液,导致肠道燥热,大便干结,或忧思过度,久坐少动,肺气不降,大肠气机郁滞,通降失调,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便秘。
虚性便秘多由病后、术后气血两伤末复,或年迈体弱气虚则大肠传运无力,血虚则津亏肠失滋润而成的便秘。另也有虚实夹便秘。这两类便秘分别可采用泻热导滞,顺气行滞,益气润肠,养血润燥,温阳通便等法辨证施治。实秘以祛邪为主,泻热、温散、通导,使邪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使正盛便通。
调整饮食
多吃水果和蔬菜,同时还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多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糙米、酵母、豆类及其制品等,增加膳食纤维,另外,每天早晨喝杯温开水或蜂蜜水,这些都有助于肠道蠕动,促进大便排出。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最好是早晨),到时候不管有无便意,或能不能排出,都要按照蹲厕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另外便秘者排便时要注意力集中,不听音乐或看报纸。保持情绪乐观
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导致气机郁滞亦或加重便秘。适当运动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等。运动过程中可以提高结肠张力,增加肠道蠕动,同时还能对肠道起到一定的自我按摩作用。排空小便,仰卧在床上,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壁,左手叠在右手背上。双手用力,按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顺时针方向循环按摩。手法从轻到重,每2秒钟按摩一圈,一般到次左右可出现便意。陈红军
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中医专业,宁波市老年医学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外科临床工作,师从国家级名中医洪善贻主任医师,并近期继续侍诊学习调治内科杂病及疑难杂症。擅长: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各种慢性胃肠病、老年便秘、肝病、失眠、多汗、眩晕综合症、温湿病、情志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及反复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注重不同体质状态下中医养身调理,治则上强调治未病,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摄身心,杂合以治。
陈红军医师坐诊信息详情
医院坐诊时间:周六、周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