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虽然不是病,但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严重的要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那么便秘是怎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快速治疗便秘,便秘的饮食禁忌又有哪些呢?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由于便秘较为普遍,症状轻重不一,所以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便秘的原因

  (1)肠道病变原因:

  主要指结肠、直肠、肛门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包括:

  ①结肠器质性、功能性病变:如结肠肿瘤、结肠扭转、结肠憩室炎、阿米巴瘤、肠结核、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缺血性结肠炎、吻合口狭窄、子宫内膜异位、肠套叠、肠粘连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冗长、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无力等。

  ②直肠肛管出口梗阻:直肠肛管狭窄、肛裂、痔、直肠外脱垂、直肠内套叠、盆底痉挛综合征(单独或合并直肠孤立性溃疡)、直肠前突、巨直肠、子宫内膜移位等。

 (2)肠道外病变原因:

  ①精神病及神经性病变: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肿瘤、帕金森氏病)、骶神经或脊髓损伤,神经缺损,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抑制自然排便反射,可发生及发展成严重的便秘。此时粪便滞留于直肠,故属于直肠性便秘。

  ②体质性因素:年老体弱、久病或产妇,懒于活动的人,胃肠道蠕动减慢而易发生便秘。

  ③内分泌异常与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钙血症、妊娠、糖尿病、脱水、低钾血症、尿毒症、铅中毒、卟啉病、垂体功能下降。卟啉病也称紫质病,为卟啉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遗传性有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混合性卟啉病,粪卟啉病等。获得性有铅中毒,六氯苯中毒。临床上常见最见的为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此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其表现为腹部绞痛、恶心、呕吐、顽固性便秘、腹胀。发生腹痛的原因为植物神经节的节前纤维损害,刺激内脏平滑肌痉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胃肠胀气,但无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可伴有周围神经炎。同时有精神、神经症状,如嘶哑、呼吸麻痹、惊厥、躁狂、幻觉、语无伦次等。尿卟胆原阳性为诊断的依据。

  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发生顽固性便秘。其原因为摄食减少,基础代谢低,肠蠕动迟缓,胃肠肌肉张力减低,可发生胃、小肠、结肠扩张,甚至可出现肠麻痹。

  ④水电介质平衡失调:如大量出汗、腹泻、呕吐、失血或发热后,原发或继发性脱水,可代偿性地使粪便干燥。

  ⑤药物性便秘。某些药物如碳酸钙、氢氧化铝、鸦片等,也可导致药源性便秘。甚至泻剂久服后也会导致便秘。

  ⑥结肠应激性减退。正常情况下,结肠内容物可刺激结肠粘膜,引起结肠蠕动。当结肠应激性减退时,特别是直肠,虽有粪便进入直肠并不能引起便意及排便动作。此种情况见于长期服用泻药,工作过度紧张而忽视便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高血钙亦可使结肠应激性减退。

  (3)不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和排便习惯

  ①饮食摄入量不足或偏食(食物含纤维素少),不能对胃肠道产生有效的刺激,胃肠蠕动减慢,由此产生便秘,又称原发性便秘。常见于严重食欲减退,咽下困难,如食道狭窄、食道癌,在脱水或饮水过少时,粪便干硬,也可引起便秘。

  ②过度吸收(粪便量少)。

  ③平日运动量少。

  ④人为抑制便意。

  ⑤滥用泻药;如盲从某些药品广告所谓的“排毒”误导,而在不知不觉中长期服用泻药。

  ⑥环境改变(如旅行)。

便秘的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

  1.大多数便秘病人可以通过饮食生活调节得以治愈。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豆类、谷类及新鲜水果等,不吃硬果及干果。多饮水及液体饮料。培养早起解大便的习惯,晨起后,喝1升温白开水,在房间走动数圈,然后去厕所蹲便,这样久而久之,坚持不懈就可以养成早起解大便的良好习惯。

  2.一餐中食物种类不宜过多,两餐之间应相隔4小时,中间可喝点果汁,睡眠前2小时内不宜吃东西。午餐应作为一日的主餐,吃好吃饱,早晚餐应清淡简单,食物应新鲜易消化。生活睡眠应规律,每天睡眠时间要充分保证,不要熬夜,应早睡早起。食物中可适量多加些油,如酥油可帮助排净大便。每天坚持参加运动,学会放松。

  3.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泻药应用要谨慎,不要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6.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毫升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7.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赞赏

长按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g/1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