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26种刺法建议收藏

输刺2远道刺

下肢合穴能主治六腑疾病,这种刺法称为远道刺。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合治内府……胃合入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上巨虚),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下巨虚),三焦合入于委阳(?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外缘),膀胱合于委中央(?横纹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灵枢·刺节真邪篇》:“刺府俞,去府病也”;《灵枢·官针篇》讲:“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琐府腧也。”如患者张某某,男,已婚,本院汽车驾驶员,于1990年1月31日,应邀做客,饱食后,于晚11时自感腹胀难忍不适,起坐不是,来寓求治。查视患者痛苦面容,腹部膨隆拒按,按之不适,即给针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双足三里行气消滞,留针15分钟,频行其针,针感以患者舒适为度,继之排气即舒。次日晨问之,一切如常,无其它不适。此患者饱食后腑气不通,食气停滞于肠胃,故腹部膨隆胀满不适难忍,起坐不是,因六腑以通为用,故取双侧下合穴足三里远道刺之通其腑气而获愈。

3经刺4络刺

这是刺皮肤上的小络脉,使其出血以泻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调经论》中指出:“病在血,调之络。”目的在于泻郁滞络脉之间的邪热。《灵枢·百病始生篇》讲:“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病热之邪所致血溢,必调治络脉。由于是刺在络脉上,所以称“络刺”。近代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浅刺、点刺放血法———如三棱针(古代叫锋针)或小针刀放血法、皮肤针重刺放血法等都属于本法范围。“刺络(放血)拔罐法”,就是在本法的基础上与拔罐疗法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5分刺6大泻刺7毛刺

这是一种浮浅刺法,用以治疗皮肤表层的痹证。现在各种特制的皮肤针,如梅花针等,大多是受此种刺法的启示改进而成。如临床上所见的“皮神经炎”所致的局部皮肤麻木不仁等均用此法治疗,效果满意。贵阳市重点公路指挥部的一蒋姓患者,男性,51岁,1991年11月11日就诊,患者右股外侧有30厘米×15厘米大小的皮肤麻木不适。医院诊为“皮神经炎”,经它法多方求治不显效,故前来采用此法治疗月余获效,随访年余,患者未诉不适。正如《灵枢·官针篇》说的:“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8巨刺

这是一种左病取右侧的腧穴,右病取左侧的腧穴,也就是在健侧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经脉在人体上交互错综,大都有左右相交的腧穴,如手足三阳皆左右交会在督脉的大椎穴,足之三阴也都左右相交会在任脉的中极、关元穴等,故经脉之气能够左右交贯,转输传送。如临床中风中于经脉所致的半身不遂,临床上常左瘫针右,右瘫针左,也就是“巨刺法”的具体应用。此法在临床中颇为常用。正如《灵枢·官针篇》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其与巨刺类似的还有一种“缪刺”,其法亦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交叉施治,但在适应症和方法上有所区别。刺经脉的称“巨刺”,刺络脉的称“缪刺”。

关于缪刺的方法,在《素问·缪刺论》中说:“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血络者尽取之。”说明缪刺的部位,都是刺各经的井穴和所属皮部的血络。

9粹刺

《灵枢·官针篇》有“粹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所谓燔针是以火烧针,将针烧红后刺入皮肤,要求速进速出,如用手探汤。用来治疗寒痹证,不宜用来治疗局部灼热、肌肉弛缓的“热证”。《灵枢·经筋篇》曰“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俞”;“粹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

10偶刺11报刺

这种刺法是用来治疗没有固定疼痛的病证。如果疼痛是上下窜走的,用针直刺而入,在留针的过程中用左手沿病痛所处上下按摩,然后出针再刺。“报”有“复”之意,因刺之而复刺,故称之为“报刺”。与临床中的间歇运针法有类似之处,不过报刺是出针后再刺,后者是在针刺过程中反复提插刺。正如《灵枢·官针篇》说的:“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此法临床中较常用,如“坐骨神经痛”等病均采用这种刺法,效果满意。

12恢刺

这是从肌腱的侧傍刺入,直对肌腱一前一后横卧多向透刺,用来松解肌腱挛缩的一种方法,可治疗“筋痹”。由于多透刺,能扩大针刺的针感直达病所,所以称“恢刺”(古时“恢”作“大”解)。“恢刺”和后面所要讲的“关刺”,虽同属于刺肌腱的方法,但二者各有其特点,前者是从侧旁刺入,横针多向透刺;后者是从正面刺入,单向直刺。临床中参合应用较多。《灵枢·官针篇》说:“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筋痹也。”

13齐刺14扬刺

这种方法是在正中直刺一针,四周斜向中心横卧透刺四针的一种方法,用其来治疗受病部位较浅而相对来讲范围较大的痹病。这种刺法分散而浮浅,含有“扬散”的意义,故称之为“扬刺”。《灵枢·官针篇》曰:“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在临床中常用来治疗皮下结节或腱鞘囊肿等病。后世有医家认为皮肤针中的“梅花针”,是扬刺法的演变。

15直针刺

这种方法是一种沿皮卧针直刺的方法,临床上适宜于治疗寒气较浅毋须深刺的疾病。因邪浅针深,反致引邪深入,故从皮刺之,用泻浅表部的寒邪。李氏使用此刺法治疗,如阳白穴下透鱼腰,地仓向后横刺颊车等。正如《灵枢·官针篇》讲:“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16输刺

这种刺法是将针直入直出,取穴少,刺得深而留针久,深入而慢退针,此系从阴引阳之意,用来治疗气盛而热的病症。“输”有“通”的含义,故名为输刺,后世医家“透天凉”手法和理论均是据此而来的。这与临床中常用的强、重刺激针法相似。《灵枢·官针篇》曰:“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气盛而热者也。”

17短刺18浮刺

《灵枢·官针篇》曰:“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这种刺法是斜针浅刺,以治疗属于寒性的肌肉拘挛的疾病。浮刺、毛刺、扬刺同属浅刺,但毛刺为少针而浅刺;扬刺是多针而浅刺;本法是斜进针而向肌层横卧透刺。近代应用的皮内针法,就是浮刺法的演变。如临床上可用阳陵泉卧透向下远端治疗胫骨前肌及腓骨长肌的痉挛性下肢疼痛等。

19阴刺

《灵枢·官针篇》说:“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此法是同时取用左右双侧相对的穴位(主要指阴经穴)进行针刺的一种方法。如取足少阴经内踝后的太溪穴治疗寒厥病证等,所以称为“阴刺”。

20傍针刺

这种针刺法是直刺一针,再在旁边斜刺入一针的一种方法。另一说法是正刺(直刺)即刺经,傍刺即刺络。由于正傍配合而刺,故称为“傍针刺”。《灵枢·官针篇》讲“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这种刺法和“齐刺”法相似,都以加强局部疼痛的刺激量为目的,但只是在用针数量上略有差异。临床中均是相互综合应用。

21赞刺22半刺

其法是浅刺于皮部,急速发针,不可刺伤肌肉,犹如拔一根毫毛那样,可以祛除皮肤表浅部的邪气。又因肺主皮毛,所以半刺法和肺脏相应。《灵枢·官针篇》说:“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毛,皮肺之应也。”李氏常用此法疗伤风发热、咳嗽、喘息等和肺脏有关的疾病,如发热、咽炎等疾病点刺少商、鱼际等常获良效。

23豹文刺24关刺25合谷刺

这种针刺法是一种三、四针拼凑在一起,形状象鸡足的刺法。这里讲的合谷并不是指合谷穴,是指针刺于肌肉丰满之处,如刺风市穴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刺腰阳关穴治疗腰腿痛。因脾主肌肉,故此刺法能应合于脾。如《灵枢·官针篇》讲:“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26输刺

这种刺法是直入直出,不多捻转,将针深刺至骨部,可以用来治疗骨痹。《灵枢·官针篇》讲:“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这种刺法和前述“输刺”相似,临床上可以相互为用。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

中华特色医学会北京讲医堂

《董教授精准诊断与四维一体疗法治疗慢性病疑难病实用技术培训》

邀请函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从业医师:

年4月21日—23日(20日全天报到)。

杭州

病无常穴、穴无定处、治无固法、针无定具。董教授将现代医学解剖学、软组织外科学、肌筋膜激痛点以及中医经筋理论、经络学等融为一体,将“阿是穴”的概念赋予全新的内涵,可以是压痛点、可以是激痛点、可以是筋结点、当然可以是腧穴,关键在于对病情的准确诊断、病灶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疾病的本质认识,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取得了突破,使之能够统领以上几种疗法的诊断治疗,疗效倍增。

本班通过详细讲解全新的四维一体诊疗理论,根据不同的疾患、不同的病理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达到标本兼治、持续康复的作用,效果立竿见影,一般一次即可去除大部分症状,1-3次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培训中将通过具体的病例实操演示,使学员完全掌握疾病诊断思路和主要以下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

(1)头痛、头晕、失眠;(2)急慢性支气管哮喘;(3)便秘、腹泻、痢疾;(4)三叉神经痛、胃痛、腹痛;(5)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痛;(6)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7)胆囊炎、胃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8)急慢性咽喉病、鼻炎;(9)阳痿、痔疮;(10)痛经、月经不调、痤疮、黄褐斑、减肥等。

四维一体疗法课时安排:3天课程,加时两天半讲完(23日中午12点结束)

4月21日早8:30-12:00

系统总论:诊疗思路,选穴方法(按照病位解剖、肌肉、神经、循环分布、经筋点等选穴,辨证选穴,伴随症状、体征选穴,经验选穴),精确诊断思路(软外、肌筋膜、经筋、经络理论系统应用),各部解剖与疾病。

4月21日下午—4月23日中午12:00(课程结束)

1、讲解刃针、圆利针、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合并前腹壁或腹股沟疼痛、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痛风、胃痛胃炎、高血压、糖尿病、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性冷淡、阳痿早泄、习惯性便秘及腹泻,黄褐斑、面瘫、去皱、减肥等,一次见效立竿见影。

2、讲解埋线适应症及其操作要领和操作方法(演示):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胆囊炎、胃痛、胃炎、结肠炎、高血压、月经不调、癫痫、面肌痉挛、慢性哮喘、减肥等,一次有效。

3、讲解刺血适应症及其操作规范和操作方法(演示):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急慢性咽喉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附加课题:23日下午14:00-17:30:基层实用技术座谈交流会

正式课程结束以后,不急于回家的学员,我们召集举办一个小型“基层实用技术座谈交流会”,由老师及学员之间交流,自己对某一方面疾病的治疗技术、经验、和特色技术。学员有意参加交流的,报名后提交报告题目,以便安排时间。

1、詹旭:带状疱疹后遗症特效治疗(一次见效,3-5次治愈)

硕士、副主任医师,曾工作于浙江中医院骨伤科,现为医院疼痛科负责人,曾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詹旭:胸肋部损伤的辨证治疗思路(挫伤、岔气、肋骨骨折、积液)

3、北京讲医堂聂院长:讲解生物技术治疗鼻炎病,主要对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小儿多涕症、小儿感冒等有独特效果;讲解鼻炎病通窍手法治疗(医者教会患者,辅助巩固疗效)。

4、北京讲医堂聂院长:讲解第三代臭氧固化技术治疗心脑血管即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烧烫伤、牛皮癣、类风湿、痛风、脉管炎、严重皮肤过敏等疾病,口腔溃疡、妇科炎症、皮肤溃疡等特效。该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医院临床应用;它具有改善缺血、缺氧、抗炎、抗感染、镇痛、增强免疫能力等功效,在医学上享有“万能临药”之称。

董宝强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厅评审专家。现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软组织诊疗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辽宁省针灸学会中医微创与经筋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项目子课题1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辽宁省科技厅成果奖1项,灸疗器相关专利3项。

多年来除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外,还一直从事软组织和运动系统损伤及损容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工作,精通针灸、多维定点推拿、中药外治、内治、运动训练、养生康复等技能,同时熟练运用针刀、刃针、银质针等前沿新技术,善于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有效整合,在综合治疗运动损伤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迄今已有数千人参加过学习,共同评价“思路清晰,容易掌握,疗效显著,回去就能用”;特别是学过其他针刺、微创技术的学员,往往学过多种疗法,容易造成思维混乱、抓不住根本问题的状态,通过跟董教授学习,思路清晰,诊断明确,效果自然大大提升。

融合刃针、圆利针、埋线、刺血四种治疗方法于“董氏精确诊断理论”之一体,择其各自优势特长,删繁就简,使学员明了诊断思路,针对不同的疾病、程度、部位、难易、急慢期等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讲解演示各疗法的操作技巧,一次学会四种治疗方法。初学者可以达到立刻回家应用实践,有多年经验者可达到大幅提升诊疗水平、融会贯通的效果。

一、刃针疗法治疗疼痛及减肥

刃针微创治疗术是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力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医经络学、经筋学为依据,将中医整体观,筋骨并重的理论和西医生物力学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治疗则是利用特制的专利针具,辨证施治,直达病灶,以达到减压,使水肿吸收,炎症消除,血供正常,压迫的神经和血管恢复功能,配合中医手法,稳、准、轻、快,矫正各关节的微小移位。如此综合疗法,可免除手术的痛苦,变不治为可治,变难治为治愈,每做一次治疗都能减轻一部分症状,一般3-5次即可基本治愈。治疗无需麻药,治疗过程一般几分钟即可完成,费用低,易于医生掌握和患者接受。

刃针减肥是针灸减肥的发展,它运用中医学结合现代医学的思路,具有刺激量大效果好、直接燃烧脂肪细胞、快速见效立竿见影、疗效显著持久、比针灸的效果更明显等特点,一般治疗一次即可抑制食欲、轻松腹部并使体重下降。

二、圆利针疗法治疗疼痛及内科疑难病症

董氏圆利针疗法是根据古九针中的圆利针针具的特定和作用为基础,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力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医经络学、经筋学为依据二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在治疗手法上,根据疾病病灶的形态、部位、深浅不同,可采用刃针或圆利针治疗,从而形成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

不同于以往针灸疗法,它不仅针对传统经穴治疗,而且根据对病症的分析,运用上述理论确定软组织病灶,然后对其进行针刺刺激、减压、剥离等,以达到调整软组织的紧张、痉挛状态,缓解或祛除症状。是一种现代医学为理论,中医针刺技术为指导的中西结合新疗法。为软组织损伤这一疼痛疾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治疗领域。

三、中医穴位埋线疗法

埋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中药学和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以及中药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药物作用和物理化学的双重刺激,调节机体内环境,恢复生理功能。具有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等作用。

埋线疗法主要适用于疼痛疾病如颈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股骨头坏死、中风偏瘫等,功能性疾患如慢性哮喘、慢性胃病、慢性结肠炎、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失眠、月经不调、癫痫、面肌痉挛等等。

本班所授技术是根据不同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方案,可达到标本兼治、持续康复的作用,效果立竿见影,患者非常欢迎。

四、刺血疗法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适用于“病在血络”的各类疾病。刺血方法主要有络刺、赞刺及豹文刺法,后世又有发展。现代临床刺血,应在常规消毒后进行,手法宜轻、浅、快、准,深度以0.3~0.6cm为宜。一般刺血后再拨罐,让血液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易学,对一切以疼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急慢性咽喉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1、培训费:¥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等;食宿由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需要办结业证者,请自带2寸照片2张;需要报销开发票者,请事先说明(需要加收税点)。

3、地点及交通路线:报名后提前统一通知。

☆优惠政策:提前报名汇款元,可抵扣培训费元;否则无优惠。

联系人:郭老师可短信、报名及咨询

欢迎我们的公众平台,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获品牌影响力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g/1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