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节后易生病,八成是因为它

很多家长疑问:为什么节后宝宝那么容易生病呢?

要知道,宝宝消化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再加上春节期间大吃大喝不规律的饮食,易给宝宝肠胃造成负担,导致积食症状发生,致使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宝宝生病的机会也就增多了。那宝宝积食该怎么办呢?

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

如果宝宝有以下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积食: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常说自己肚子涨、肚子痛;

4、宝宝早上起床有口臭、口唇开裂、晚上睡觉手心脚心发热,三岁以下宝宝还会出现四肢青筋变粗;

5、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4个方法缓解宝宝积食

饮食调节

1、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点

简单来说就是减少进食,不要强逼孩子吃饭,否则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有可能会引起发烧;如果孩子想吃,就吃一些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同时要对孩子吃零食的习惯严加管控。

2、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不能饿一顿饱一顿,这样会打乱肠胃的生物钟,影响消化。

3、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饱

宝宝白天运动量大,吃东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动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过多过饱,就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不要吃得太饱,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些。

4、早上和中午宝宝刚睡醒时,1小时内(至少30分钟)不要进食

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否则也无益于消化和吸收。

5、对于处在吃奶期婴幼儿的妈妈来说,妈妈要忌口,注意饮食清淡

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妈妈饮食无度,婴儿就可能“奶积”。

通过按摩缓解

1、摩腹法:

把四个手指并拢放在宝宝肚子上。然后轻轻盘旋状揉动,顺时针36次,逆时针9次。顺揉为清,逆揉为补。连续揉上30分钟即可,对孩子的肠胃非常好。如果揉的时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说明出现了肠鸣音,或者孩子在排气,家长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

2、捏脊法:

先让孩子趴在治疗床上,然后从大椎穴(正坐低头,脖子正中最高椎突处)开始,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将脊柱两旁皮肤捏起,两手不放松(即捏住皮肤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动,一直推到孩子臀沟的长强穴。一般沿着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5天后可以开始下一个疗程。

注意:捏脊法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这个方法没有副作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皮肤娇嫩,推捏前,要在局部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3、揉捏四缝穴:

每只手只有4个四缝穴,因它位于掌心朝上,从食、中、无名、小指指尖朝下数,第二个关节的横纹中央,故称“四缝”。揉搓这8个穴位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可用自己的大拇指指腹在上,食中指在下,沿着孩子的小手指,一直揉捏到食指,每个穴位揉40次左右。

温馨提示:揉捏四缝穴配合捏脊,效果更好。

运动帮助消化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过年吃多了,不妨带宝宝户外活动一下,既有利于健康,又能促进亲子感情!

户外活动。坚持让宝宝做户外活动,可以带宝宝到公园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骑骑自行车。在冬天里,选择阳光明媚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饭后散步。宝宝吃饱了,要让宝宝活动活动,不要一吃饱就坐着或睡着,最好饭后去散散步,这样有助于宝宝的消化。

药物治疗

除了按摩和运动外,有时也可借助药物去治疗宝宝的积食。但不同病情症状适用不同的药物,妈妈们一定要根据宝宝不同体质和情况有针对性正确选择。

1、大便干者:适合肥儿丸、烂积丸等,帮助消积、化滞。

2、内热者(表现为嘴唇红、睡觉烦躁、舌苔厚等):适合健儿清解液、小儿清热宁等,帮助消积、清热。

3、咳嗽者:适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

4、呕吐者:适合藿香正气等。

一旦孩子哪一顿饭吃太多,可以服用主要成分为山楂的消食片,但要适量,因为山楂吃多了易生内热。”宝宝积食,建议先饮食调节,再考虑用药,若发烧超过38.5℃或病情不减,要求助儿科医生。

总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如果吃多了就容易产生积食,积食会增加肠、胃、肾脏的负担,影响健康。所以一定要注意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g/3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