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便秘发病率更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家里老人遇到慢性便秘时,我们该如何去处理呢?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这是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基础,因此,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的摄入(≥25g/d)。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常口感较差,且老年人口腔咀嚼功能减退,难以下咽,可通过烹调工艺(细切、粉碎、调味等)制作成细软可口的食物。
2.足够的水分摄入:老年人应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每天的饮水量以~ml为宜,每次50~ml,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
3.合理运动:散步、拳操等形式不限,以安全(不跌倒)、不感觉劳累为原则。避免久坐,对卧床患者,即便是坐起、站立或能在床边走动,对排便都是有益的。
4.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每天定时排便。结肠活动在晨醒、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如果以上生活方式的干预也达不到改善的效果,
那么为了缓解症状就要考虑药物治疗了,
治疗老年人便秘有哪些药物可以使用呢?
下面小编向大家详细介绍:
1.容积性泻药: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常用药物,代表药物有欧车前、麦麸、车前草、甲基纤维素等。容积性泻药在肠道内不被吸收,通过吸收肠管内水分后膨胀,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使粪便变得松软,从而易于排出,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的治疗。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补充适量水分,以防肠道机械性梗阻。粪便嵌塞、疑有肠梗阻的患者应慎用。该类泻药与华法林、地高辛、抗生素等同时服用时可能会影响后者的吸收。
2.渗透性泻药:
常用药物有乳果糖、聚乙二醇以及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等)。这类药物口服后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保持甚至增加肠道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加,同时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适用于轻度和中度便秘患者。其中,乳果糖还是一种益生元,有助于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除少数患者因腹泻、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需调整药物剂量外,一般可长期服用,特别适用于合并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便秘患者。盐类泻药过量应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硫酸镁可引起高镁血症等,因此建议老年人以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刺激性泻药
包括比沙可啶、蓖麻油、蒽醌类药物(如大黄、番泻叶及麻仁丸、木香理气片、苁蓉润肠口服液、当归龙荟片、通便宁片等中成药)等,这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通便起效快,主要通过对肠肌间神经丛的作用,刺激结肠收缩和蠕动,缩短结肠转运时间,同时可刺激肠液分泌,增加水、电解质的交换,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
这类泻药虽起效快、效果好,但长期应用会影响肠道水电解质平衡和维生素吸收,可引起不可逆的肠肌间神经丛损害,甚至导致大肠肌无力、药物依赖和大便失禁。蒽醌类药物长期服用还可导致结肠黑变病。刺激性泻药作用强而迅速,但因有前述不良反应,故目前不主张老年患者长期服用,仅建议短期或间断性服用。
4.润滑性药物:
包括甘油、液状石蜡、多库酯钠等,可以口服或制成灌肠剂,具有软化大便和润滑肠壁的作用,使粪便易于排出,适合于年老体弱及伴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排便费力的患者。由于液状石蜡可干扰人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对于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还有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应尽量避免口服。
5.促动力药:
目前常用的促动力药物有伊托必利、莫沙必利等。伊托必利可促进结肠运动,伊托必利单用或与乳果糖口服溶液合用,对慢性便秘、甚至卒中后长期卧床的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有一定疗效。莫沙必利可增加肠道动力,促进排便,主要用于排便次数少、粪便干硬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促动力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恶心和头痛等。
6.微生态制剂:
常用微生态制剂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双歧柑橘四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肠道内微生态,促进肠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可作为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辅助治疗。有研究标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与常规泻药联用可提高功能性便秘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老年人慢性便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以生活方式调整(足够的水分及纤维素摄入、合理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为基础;
(2)家里老年人出现慢性便秘时,不可擅自根据自己判断随意给其用药,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服用无小事,药师解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