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卧位

1

仰卧位

去枕仰卧位

1适用范围

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注意:大手术后的病人去枕仰卧位6~8h

中凹卧位

1适用范围

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2安置方法

病人仰卧;抬高头胸部约10o~20o,抬高下肢约20o~30o

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

①腹部检查,可以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

②导尿术及会阴冲洗,暴露操作部位,便于操作。

2

侧卧位

1、肛门,胃镜,肠镜等检查及灌肠(采取左侧位)暴露操作部位方便操作。

2、臀部肌内注射,已充分放松注射侧内臀部肌肉(安置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时,应上腿捎伸直,下腿弯曲,使臀部肌肉放松)

3

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①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可以减少局部出血。

②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

③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④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4

端坐位

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等。由于呼吸极度困难,病人采取端坐位。

5

俯卧位

适用范围:

①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

②脊椎手术后腰背部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③缓解肠胀气所致腹痛。

6

头低足高位

适用范围:

①妊娠时,胎膜早破,可防止脐带脱垂。

②下肢骨折牵引时,可利用人体重作为反牵引力。

7

头高足低位

适用范围:

①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可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②颈椎骨折的病人做颅骨牵引时,作为反牵引力。

8

膝胸卧位

适用范围: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9

截石位

适用范围: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青鲤来时捂风挽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g/6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