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每日打卡来了
11.下列不属于治疗心衰的正性肌力药物的是:
A.二硝酸异山梨醇酯
B.地高辛
C.米力农
D.毛花苷C
E.多巴酚丁胺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1.A。解析:正性肌力药物临床最常用的是洋地黄类,代表药如地高辛、西地兰(毛花苷C)。此外,还有β受体兴奋剂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米力农。
12.患儿,女,3岁,诊断为法洛四联症。突然脑缺氧发作,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冰帽降温
B.注射毛花苷丙
C.注射呋塞米
D.置于膝胸卧位
E.吸氧、半卧位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2.D。解析:患儿缺氧发作应立即采取膝胸卧位,膝胸卧位使体循环阻力增高,右向左分流减少,以改善缺氧症状。
13.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的计算方法是:
A.年龄×2+40mmHg
B.年龄×2+50mmHg
C.年龄×2+60mmHg
D.年龄×2+70mmHg
E.年龄×2+80mmHg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3.E。解析:2岁以后小儿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2/3。
1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期的典型体位为:
A.间歇性跛行
B.静息痛,喜平卧
C.屈膝抱足,彻夜难眠
D.静息痛,喜运动
E.屈膝抱腹,彻夜难眠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4.C。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坏疽期,患肢处于重度缺血缺氧状态,坏死局部激惹邻近感觉神经,患者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常呈屈膝抱足位,试图借轻微的静脉充血来增加缺血肢体的供氧量。选项A是局部缺血期的表现,可排除;静息痛为营养障碍期表现,故BD不对;而屈膝抱腹为急腹症缓解腹痛的体位,可排除。因此答案为C。
15.心电图上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最有意义的特点是:
A.ST段抬高
B.病理性Q波
C.ST段压低
D.Q波消失
E.宽大畸形的QRS波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5.B。解析:病理性Q波是心肌坏死的表现,也是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不同之处。
16.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
A.患肢抬高休息
B.穿弹力绷带包扎
C.穿弹力袜
D.注射硬化剂
E.手术治疗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6.E。解析:弹力绷带包扎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或无症状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等。手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根本有效的方法。
17.男性,40岁,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出血
B.继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C.血栓与静脉壁粘连机化
D.形成再通静脉
E.动脉痉挛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7.A。解析:抗凝治疗过程患者需要定期抽血查凝血酶原时间,若抗凝药物过量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自发性出血。
18.法洛四联症X线检查的特征性表现:
A.心影呈靴形
B.肺动脉段突出
C.肺门阴影模糊
D.透明度减弱
E.心室增大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8.A。解析:法洛四联症X线心影呈靴形,即心尖圆钝上翘,心腰凹陷,肺野清晰。
19.患者,男性,71岁。患高血压18年,服药不规律,无明显症状时常自行停药,血压在/l00mmHg。今晨因心前区持续疼痛、出冷汗伴恶心、呕吐2小时来院急诊,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对该患者吸氧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
B.预防心源性休克
C.降低血压
D.防止肺栓塞
E.改善呼吸功能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19.A。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应给氧,流量为4~6L/分,主要目的是增加心肌供氧,减轻疼痛。
20.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的部位是:
A.腘动脉
B.股动脉
C.肱动脉
D.尺、桡动脉
E.足背动脉及足趾动脉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20.E。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下肢中小动静脉,以动脉为主。ABC选项都属于较大动脉。
今天的练习题就到这里了哦~每一天左左都在这里等你,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点击“阅读原文”开启你的答题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