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
是不是会遇到孩子因脾胃虚弱,或饮食不当引起便秘的情况?
孩子是稚嫩之体,
不可用泻药,那怎么办呢?
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一个中医小验方。
小儿便秘:
材料
大黄适量烘干研末,每次取10g用法
用适量酒调成糊状,
涂于脐部,
用纱布覆盖固定,
再用热水袋热敷10分钟,
每天一次
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地方
孩子容易得寄生虫病
如果有孩子遇到了
蛔虫性梗阻怎么办?
也可以用大黄来解决!
小儿蛔虫性梗阻:
材料
生大黄粉15g、大米粉10g、蜂蜜g用法
用适量的温开水调匀,
每小时口服10ml,
直至排出蛔虫,症状消除。
提起大黄,你可能听到过一个说法
“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
是的,大黄涤荡肠胃
推陈致新,力猛善行,走而不守,斩关夺门,有“将军”之称。它在复杂疾病的战场上,英勇如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在小场面上,也有“牛刀小试”。
今天就说说它可解决的小问题,都有哪方面
1、肠胀气
大黄30g、研为末,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两脚心(涌泉穴),每次2小时,可用2-3次。
2、水火烫伤
大黄粉,用蜂蜜或鸡蛋清调敷;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
大黄在中医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是攻下药中的第一位药
它首载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性寒味苦
不仅是治大便秘结,胃肠积滞之要药;又能使上炎之火下泄,上病下治“釜底抽薪”
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对目赤肿痛、热毒肿疮有良效
如常用的三黄片中,大黄就为主要成分。
还可清湿热,常用治湿热黄疸、淋症等。
还值得一提的是:
大黄是一个不同用途、煎煮方法不一样的例子。
1、攻下、治便秘:
宜生用,入汤剂要后下。
就是在药就要煎煮好前10--15分钟放入。
2、清热解毒:
用于热毒疮肿,要用熟大黄,
入汤剂不需后下。
3、清上焦血分热毒:
如目赤咽痛、齿龈肿痛,
宜用酒大黄。
4、凉血化瘀止血:
要先把大黄炒
炭存性,用大黄炭。
★注意★
脾胃虚弱、孕妇、月经期、哺乳期要慎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