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不二次入园焦虑,这几个关键不能忘

九月份新入园的宝贝还没到一个月,孩子们就迎来了国庆小长假,很多孩子假期结束后不愿回幼儿园,特别是新生宝贝,一提回幼儿园,就哭着喊着:“我不要回幼儿园!”孩子与成人一样,假期过后都需要一定的调整才能适应上学/上班的状态。针对孩子不愿回园的情况,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有策略地做好心理引导,这样孩子一定可以从容应对回园。

幼儿“二次入园焦虑”情况分析

乐不思蜀型

国庆假期期间,许多宝妈宝爸会带着孩子一起出去旅行,或者安排各种游乐活动,看着孩子玩得那么开心,父母心里再累也觉得值。

但是充满乐趣的假期一结束,孩子却哭着闹着不肯去幼儿园了,在园内一哭就是大半天……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原因分析

旅行也好,游乐场也好,孩子们都感觉到新奇、自由,这本身就更能满足孩子爱玩、好奇的天性。幼儿园再好玩,毕竟也是有规矩、受管束的,只要假期生活多姿多彩,孩子当然更爱假期。

家长建议

1、深度交流,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他们的责任,小长假过后要恢复幼儿园生活,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2、与孩子一起回味幼儿园里那些好玩的人和事,增强孩子对幼儿园的热爱。

3、模仿幼儿园里的活动或游戏,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帮助孩子实现心理过渡。

赖床厌食型

上幼儿园时,孩子每晚9点左右准时进入睡眠,假期就比较随性了,睡得晚也无需早起,午睡都免了,结果假期结束孩子早上起不来,晚上不肯睡了!

原因分析

孩子在幼儿园时,作息规律,膳食设计科学合理。但在假期,作息生物钟被打乱,饮食上多少也会随着孩子的性子,用餐习惯上,喂饭、端着饭碗追着孩子跑的现象又会抬头。

家长建议

1、假期结束后,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调整作息规律。

2、饮食方面,保持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饭,零食、寒冷食物不要过多摄入,以清淡为主。

家庭依赖型

长假过后,孩子对于家庭和父母的依赖较平时更加明显,每天都依依不舍的和父母告别,分手就问爸妈什么时候来幼儿园接自己,在园里也经常因为思念爸妈而表现忧郁,甚至是哭闹。

原因分析

假期中,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较长,本能的对家庭和父母产生了重度依赖。

相对于幼儿园有节奏有秩序有规律的生活,家庭生活对于孩子更加缺乏约束性,因为家人的照顾也让孩子的生活毫无压力。

想到回到幼儿园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一切问题,并且要遵守幼儿园的纪律,孩子心里产生落差,自然不愿回幼儿园。

家长建议

对孩子生活大小事一揽子包办的父母较多,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保持在幼儿园里形成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尤为重要,更不能因为假期就降低对孩子生活素质和行为习惯的标准。

除此之外,要对孩子进行赞美式的鼓励,用肯定的鼓励的语言替代那些埋怨牢骚的用语,让孩子察觉到自己的成长。

幼儿园会做到以下几点

一、微笑迎接孩子“回家”

孩子回园哭闹咋办,咋哄都哄不好?老师们会给孩子一个“爱的微笑、爱的抱抱、爱的手势”,这些行为表示接纳孩子的“坏情绪”,这对之后与孩子建立信任感很有保持。

无论孩子咋哭,老师的情绪不能坏。当我们用笑容征服了孩子之后,要快速用其他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班里你的好朋友已经来了,他有一些小小的变化哦,你能发现吗?

要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并示意家长离开,在孩子完全沉浸在与老师的互动中时,老师要趁势将孩子带入班级。

二、面对孩子“示弱”不能妥协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一顿哭闹,家长听着很心疼,于是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或是上几天休息几天。

针对这一行为,老师要学会拒绝家长,并和家长分析此行为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同时面对孩子在幼儿园哭闹等行为,老师也不能轻易妥协,比如对孩子说出一些哄骗的话;给孩子家长打电话让提前接走……

妥协只会助长孩子嚣张的火焰,让他以为只要自己哭闹就可以不上幼儿园,从而变本加厉地哭闹。

三、快速与幼儿重新建立“信任”

在幼儿园,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可能是一个、两个,也会是很多……老师用最快的时间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关系,是缓解孩子入园焦虑的一大关键。

四、帮助孩子建立与人交往的兴趣

交到好朋友是很多孩子爱上幼儿园的关键转折。

在幼儿与他人交往中,老师要做到:

1、老师要主动引导孩子与小伙伴们分享,在交往中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孩子与他人交往中,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人际交往中会相应遇到一定困难,老师就要及时给予帮助。

2、幼儿在社交中,如果老师忽视孩子此阶段的表现,那么孩子的社交能力一定会有所下降,对以后的生活会有一定的影响。

孩子要适应入园焦虑,老师和家长也要与孩子一起面对,并能够用最合适的方法帮助他们。

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项

1.坚持送孩子入园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闹最厉害的时间,家长一旦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要及时离开。千万不要听到孩子的哭声又回头去望望孩子,这样做被发现后,孩子刚刚稳定的情绪就会被打破。有的则会跑出教室去找家长,这不仅会干扰老师正常的活动组织,还会使孩子整天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2.请为了孩子而守时

迟到会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其他小朋友已经开始做游戏了,他们很难加入进去。而如果你的孩子经常缺席的话就更糟了,这样他很难交到固定的朋友,孩子会觉得上幼儿园一点乐趣都没有,而更想待在家里,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传递正面、积极的情绪

在幼儿园,如果一个小朋友哭了,很快便会惹来一群小朋友一起“大合唱”,因为情绪是会彼此传染的。同样的道理,家长如果把担忧、焦虑写在脸上,比如,反复跟孩子强调“有人欺负你的时候要告诉老师”等等,这些话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和紧张感。

请多向孩子传递幼儿园正面的、积极的一面,比如园里有很多玩具;做很多游戏;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饭很好吃等等,让孩子对去幼儿园形成某种期待。

4.正确看待孩子出现的反应

孩子入园在情绪、饮食、睡眠、行为及身体方面都会出现一些反应。如:

?情绪方面:孩子入园时,常常出现不安、情绪波动、哭闹等现象。

?饮食方面:孩子入园后,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

?睡眠方面:少数孩子会出现夜惊、夜哭现象,这时家长不必惊慌,经过一段时间,待孩子情绪稳定后会自行消失。

?行为方面:入园后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变化:依恋增强、行为退缩、胆小、沉默不语、反抗性增强等。这也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身体方面:少数孩子入园后因为哭闹、不爱吃饭,可能会导致体质减弱和体重下降。

其实,以上这些是一个孩子成长所必须的,适应一个新环境本身也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种表现,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理解和心理准备。

最后请牢记:不要觉得是孩子离不开你,有时候是你离不开孩子!

孩子入园阶段必定会经过一个适应期,因为孩子存在个别差异,其适应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一,请您不必过于担心,这是孩子成长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所以在未来的几个月一定要坚持送宝贝入园。孩子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最少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中间一旦间断,孩子将会迎来“二次入园焦虑”反应也会更加强烈,所以希望家长朋友们配合老师工作,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一致努力和配合下,孩子能顺利度过入园关键期,早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h/11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