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生孩子明兰告诉你生产不止躺着这一种

医院订阅哦!

爱追剧的朋友们想必追了最近流行的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中明兰整个人支撑在用布条悬吊的架子上,或站、或坐、或蹲,生完还能起来抱娃,全然不是过去的剧里清一色在床上躺着歇斯底里声嘶力竭的样子。很多观众一定很匪夷所思,这产妇生娃不都是应该躺着的么?怎么还有站着把娃生了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医院产科护士长周临说,其实在古代就有“自由体位分娩”的理念,采用直立位分娩的姿势。除了战式,产妇分娩的体位可以有半卧位、侧位、俯卧位、坐位、蹲位、站位、跪位等,但目前临床上以半卧位居多。

分娩期激素水平变化,能够松弛骨盆关节的韧带和软骨,使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有更大的活动度。自由体位分娩重力作用使胎头与宫颈紧密接触,加强宫缩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

产妇活动使骨盆形状、大小发生细微变化,骨盆关节调整,骨盆塑形,增大骨盆径线、增加容量和空间。这将促使胎头以最佳的位置入盆,促进胎头俯屈、内旋转、下降和娩出。产妇体位的改变,缓解因脐带受压或仰卧位低血压所致的胎心异常。频繁的体位变化使产妇安静、放松能够有效的找到属于自己的本能体位。这样胎儿与骨盆能更好的适应,增强产妇的自主性,缓解分娩痛,提升舒适度。产妇本能舒适的体位,会阴部松弛,增加皮肤弹性,降低会阴切开的机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降低手术分娩率,保障母婴安全,提升产妇分娩经历的满意度。

侧卧位

有利于产妇休息,尤其是产妇经过长时间站立和步行后,左侧卧位时有助于降低血压。侧卧体位避免了对骶骨产生压力,在第二产程胎儿下降时有利于骶骨向骨盆后方移位。如果产程进展较快,该体位的对抗重力作用能使产程变慢从而易于管理。反之,如果需要利用重力优势促使胎儿下降,尤其第二产程进展缓慢时,则不推荐采用侧卧位。

半卧位

产妇坐卧姿势,可通过升起床背或由辅助者在背后支撑使上身与床夹角>45°。半卧位易于采取、相对舒适,且便于看护者在第二产程观察会阴,与仰卧位相比,半卧位可以更好的利用重力优势,增大骨盆入口径线,增加胎儿血氧供应。其弊端在于该体位时对骶骨和尾骨的压力作用,可能会削弱骨盆出口的扩大,且如果产妇存在低血压,该体位不合适。

垂直坐位

产妇上身垂直坐于床上、分娩球、椅子或凳子上,可由辅助者提供支撑,帮助产妇在摇椅或分娩球上晃动或摇摆身体,使产妇得到休息。该体位能使产妇减轻骶部疼痛,易于进行骶部按摩。X线检查表明,由仰卧位改坐位时,可使坐骨棘间距平均增加0.76cm,骨盆出口前后径增加1—2cm,骨盆出口面积平均增加28%。此外,由于借助了重力作用,在活跃期产程进展缓慢时特别有利。

前倾站位

产妇站立,身体向前趴在导乐或丈夫身上、较高的床上、置于床上的分娩球上、固定于墙壁的横栏上或柜台上。

支撑式前倾跪位

产妇双膝跪在地板或床上,前倾趴在床背、椅座、分娩球或其他支撑物上。

手膝位

产妇双膝着地(戴上护膝)身体向前倾屈,双手掌或双膝着地支撑自己(若有腕骨病变,后者更好),膝下若有垫子产妇会更舒服。为了减轻劳累,产妇可以把上身和头部放在一叠枕头上、椅子上或分娩球上休息。

手膝位易于阴道检查,易于进行骶部按压和双臀挤压,从而减轻骶部疼痛;允许摇摆、爬行或摇晃,能促进胎儿旋转,增进产妇舒适感。第一产程晚期有助于宫颈前唇消退,也有助于枕后位胎儿旋转。对于由于脐带受压引起的胎心率异常也有帮助。

膝胸卧位闭合式

膝胸卧位时,产妇双膝和前臂着地,前臂支撑起身体重量,胸部尽力放低,双膝和双臂放松并在腹部下方外展打开。开放式膝胸卧位时,产妇双膝和前臂着地,胸部紧贴地板,双臀高于胸部,前臂支撑起身体重量,双大腿与躯干夹角即臀角90°。与闭合式膝胸卧位相比,产妇处于紧张状态而较少放松。

蹲位

产妇由站位变为蹲位,双脚平放在地板或床上,同时有辅助者或栏杆的协助,或有其他方法能维持身体平衡。该体位主要在第二产程采取,当然在产妇感觉该体位舒适的任何时间都可以采取。

周临护士长强调,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自由体位的。助产士需要对产妇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评估产妇宫缩、产道情况、胎儿大小及产妇和家庭成员认知和配合度,是否有孕妇学校相关知识的培训:如姿势待产、产程饮食管理、如何做好陪伴、自由体位分娩家庭分娩预演。关键是产妇与助产士能够默契配合。

供稿/医院、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y/5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