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宝妈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历经十月怀胎的辛苦

终于迎来了“卸货”这天

沉浸在初为人母欢喜中的你

产后恢复得还好吗

下面将为产后妈妈们一一讲解生完宝宝后的注意事项

1.子宫按摩

目的是帮助子宫的复旧及恶露的排出,也可预防因子宫收缩不良而引起产后出血。

方法:先找到子宫的位置,对于正常分娩的产妇,可以在肚脐下触摸到一个硬块,即子宫的位置。当子宫变软时,用手掌稍施力量于子宫位置予环行按摩,使子宫硬起,则表示收缩良好,当按摩子宫和适当口服促子宫复旧药物,子宫仍然收缩不良应及时产后复查。

2.恶露的处理

恶露是指由子宫所排出的分泌物,产后1~3天量多,颜色较红,后其颜色逐渐变淡,量也渐少,10天后呈淡黄色,一般在4~6星期后会完全消失,如果产后恶露时间超过6周,或者恶露排出不畅的话,要警惕感染的发生,以免导致子宫恢复不良,需要及时就医。

3.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产后阴道不断排出恶露,顺产后大部分产妇有会阴侧切伤口,平时应尽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及干燥,多选用对外阴无刺激的消毒液擦洗外阴,每日2—3次。会阴有水肿者,可局部进行热敷。

4.排尿及排便注意事项

由于会阴伤口疼痛及分娩时膀胱和尿道受损及压迫,可能在产后会出现解小便不净的感觉,产妇应于产后2小时开始解小便,避免出现产后尿潴留,如排尿困难,可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刺激逼尿肌的收缩等。

产后由于腹压消失、饮食中缺少纤维素、产妇的卧床都可导致肠蠕动减弱,肠排空时间延长,会阴切口的疼痛使得产妇不愿意作排便的动作,产褥期出汗又多,以上原因均易导致便秘。因此产妇在产褥期应以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主,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下床活动,并养成每日按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5.重视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物来源,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适合婴儿吸收、消化,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产后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产后泌乳需几天时间,因此母亲要耐心等待,同时家人要多给予鼓励和支持,以消除产妇的紧张心理。

6.活动

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产妇第一次下床,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贫血或空腹造成血糖下降而头晕,需要家属或护理人员协助及陪伴。下床动作要慢,无头晕症状再下床。

对于产后虚弱的妈妈来说,散步强度小,是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不过要注意,散步也需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散步的时间宜控制在5—10分钟,以后慢慢地增加到30分钟左右。

7.调整情绪

部分产妇由于初次生宝宝缺乏经验,导致对于护理宝宝方面的不了解而产生一种自我否定,如喂奶、换尿片、哭啼等,这就需要家人的安慰和帮助,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

8.忌寒凉、辛辣食物

产后新妈妈身体虚弱,加上需排出子宫内淤血,为了避免生冷食物损伤肠胃健康,防止寒凉食物影响恶露排出,造成腹痛等不适,生冷、寒凉等食物不要吃。由于辛辣食物易给新妈妈带来便秘、痔疮等烦恼,还会经由乳汁进而对婴儿肠胃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哺乳期忌吃葱、姜、辣椒。

9.坐月子不宜大补

倘若在坐月子期间进行大补,极容易造成新妈妈产后肥胖和身材走形的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引发疾病,而且恶露未干净的情况下吃中药大补,有可能引起产后恶露持续不净,因此产后饮食宜清淡和易消化。

10.褥汗是正常现象

产后1周内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态,但注意不要受凉,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及中暑。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ys/10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