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用命曝光的黑幕,不该只有人知道

医院,可以有多脏?病人,可以被拖延到伤口长蛆;医院消毒液,反而让大批病人感染死亡;一位被感染的女生,死亡时连耳朵都长满了绿脓杆菌;听说过很多死因,但你听说过……“死于通讯故障”吗?……其实,最脏的部分Sir还没说到。不是故意骇人听闻,要不是这部真实到骨子里的纪录片,Sir还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糜烂至此。这个陌生的片名下。揭露的是令全人类发指的医疗现实——科莱采夫colectiv01一道小小的“伤口”一下子死27个人,算不算惊天大事?本来算。但对这国家而言,它只是一道小小“伤口”,因为在未来几年内,更大的伤口将被撕开。年10月30日晚,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科莱采夫,就是这道小小伤口的名字。它是一家夜店,当晚表演的主角,是死亡金属乐队“告别引力”。他们的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去你妈的贪污腐败?你说,哦,愤青乐队啊。不,其实是“现实主义乐队”,因为马上就有现实来呼应他们的作品了。欢愉中,突然有人大喊:“着火了!”然后迅速地,顶棚燃烧,尖叫,浓烟,踩踏……又几秒,火海蔓延。27人当场死,人受伤,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好,这是意外吧,为什么说腐败?因为科莱采夫这家当地火爆的大夜店,竟然没有紧急疏散出口。火灾一发生,多人居然同时涌向唯一一道小门……后果可想而知。公共场所,安全隐患如此大,有关部门干嘛吃的?你别急,要是连这都气,那后面简直要气炸了。不知道是人民抗议有效,还是政府心里有鬼(我猜是后者)。几天后(11月4日),总理引咎辞职了。真跑得快,要不后面的招,他更接不住。火灾后,医院治疗。其中有37位伤者,属于严重烧伤。你猜,救活了几位?四个月内,全部死于严重细菌感染。!!!更离谱的……医院居然还想着保密,啥都不说。幸好罗国《体育公报》的几位记者,发觉了一些蛛丝马迹开始调查,第一个突破口,就是一位良心(实在)不安的女医生。女医生才说了两点,记者就惊了:要点一,医院,并未为烧伤者提供安全无菌的环境;要点二,她的一位病人,在48小时内就感染了两种抗药性极高的致命细菌。看来,是医院消毒的问题……是消毒剂的问题?记者卡塔林,先将目标瞄准了(各大)医院使用的消毒剂——均来自一家叫“荷西”的制药厂。好你会猜,这是一家山寨药厂。不是哦,人家荷西药厂,在罗马尼亚“一家独大”,一直为该国多达家医院、间手术室长期供货。显然,富可敌国的大生意。那产品质量如何?全。部。不。合。格。荷西曾经的雇员告诉记者,消毒液在生产中被大量稀释,里面的杀菌活性成分,远远不足包装上标明的含量。为验证信息真伪,记者亲自将消毒液送进检测机构——果然,与标准相比,稀释了十倍之多。用着这种“消毒水”,医院居然还敢承诺:“所有医疗条件符合欧盟标准。”“我们将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比德国还好。”确实,罗马尼亚的医疗条件,足以全欧洲称“冠”。科莱采夫火灾中,一位叫伯格安的女孩,本来不会死。因为她烧伤面积只有10%-15%,相对其他伤者还算轻的。送医院后,她居然死了……死于:全身长满绿脓杆菌,连耳朵里都是。医生说,她简直痛苦挣扎了一个月。你说令人发指?那再来。年8月,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也发生了火灾。直接烧死5名婴儿,还有6名儿童严重烧伤,死因?居然还是——没有紧急火警系统。呵呵,是不是已经觉得,前面夜店没火警都已经不叫事。这个国家出了什么问题?这医院的脏,到底根源在哪?准备好了。下面,让Sir说说更脏的。02一道流着脓的巨大“伤口”如果前面的死亡数字,已足够让你痛心。那么现在,让我们把死亡人数“升个级”。医院一直声称,他们达到了“欧盟标准”。可医院感染报告,数据简直不堪入目——死亡人数达每年1,还有很多病人会携带感染就出院……这么大的死亡数据,当然死因绝不止一个“消毒剂”那么简单。与恶劣的医疗环境相配的,是医务人员的底线缺失。一个健康的社会,国家一般都会保证医护人员享有体面的待遇。但在罗马尼亚呢?医护人员的收入少得可怜,这既限制了他们的医学研究热情,也产生了严重的贪污受贿。普通民众看病,想得到稍好一点的治疗,得拿钱贿赂医生。做手术,当然更得送钱。不送?那你看看另一位科莱采夫烧伤者,在医院的“待遇”吧。一位医生向记者提供了一段视频……细看有点受不了,Sir倒数3秒。3。2。1。那小小的、钻进钻出的、小东西……你没看错,在病人血肉模糊的伤口中,竟然长出了蛆虫。烧伤病人的伤口,可是必须每天处理的啊。显然,医生没有。那问题来了——你既然没收到钱,也不想治,为什么收病人?可是,这个国家的医疗系统就是这样,为了得到更多(未来存在可能性的)收入,他们对病人一般来者不拒,没条件接收,也强行接收。不仅如此,往往还扣着你不放呢!一位父亲说,他儿子本该在11月4日,医院接受治疗。好事对吧,不是帮你们降低医疗压力吗?可是,医院就是拖着不批准、不签字。一直拖到7日,病人才被送到维也纳。为时已晚了。年轻人全身严重感染,不幸离世。医院,他们居然回答……“他的死因是通讯故障。”父亲哽咽着转述。一个多么残忍的“笑话”。说完这个笑话,父亲再也忍不住,低下头痛哭。人比人就气死人了。在普通人承受着来自医生的压榨和恶劣的医疗条件,生不如死,越治越死时。罗马尼亚的官员,一般都选择在国外看病。他们懂行啊,国内都这样,傻子才看医生啊。但官员们管得住自己的健康,却管不好自己的嘴。这个国家的卫生部长也是奇葩,当愤怒的公众开始集体质疑,他也忙不迭宣称:恩,要调查,全国查!结果,呵呵。过几天,卫生部长宣称,根据“官方调查检测”,这些稀释过的消毒剂,有效率可达95%哦!所以,当然,没有危险啦。猜猜,这样“靠谱”的检测结果,谁做的?……是由之前质检的失职人员做的,简直贼喊捉贼,啧啧,连嫌都不避。记者对此继续质疑,而卫生部长的回答这回硬气了:“只有他们得到了官方授权和认证呀(言下之意,我也没得选)!”“或许我们该请外星人来测试?”随着调查深入,更可怕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政府特勤处早就知道消毒液造成的感染情况——从年到年,已经发出了份院内感染报告。简单说就是,他们早知道了,而且一直隐瞒。面对无可辩驳的事实,卫生部长这回没招了?不,人家直接放大招啊。学总理,我辞职。往后,记者们继续沿着线索,抽丝剥茧。政府这头先放放,查药厂。这荷西药厂的负责人康德拉,原来也不简单。他在境外还有一家公司,两头操控,联合荷西药厂,一起欺诈洗钱。人家赚钱还不忘“研发和发展”——赃款,很多用来行贿给国内的“流行病学家”和其他医疗系统人员。政府、卫生部、医疗系统、医药系统……真是一环扣一环啊。正在康德拉面临出庭受审,将指控出他的大批行贿对象时,戏剧性的事发生了。他被发现死于郊外。真·政治惊悚片。这道流脓的大伤口,当然不止一个突破口。接着,医院会计找到了记者:我们有假账,你们要看吗?这些年,医院做了很多假账,账面上看得出,很多公款被挪用了。一些本该用于建设现代化医疗设施的钱。一些本该付给医务人员的钱。统统流进了院领导、前任市长和现任市长的口袋,数额?千万欧元。市长好样的,还“取于民,用于民”呀。拿着本国人民的钱,跑到国外开诊所?简直,从上烂到下。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03巨大的伤口,如何“消毒”?《科莱采夫》中,前卫生部长辞职后,有一个新锐的改革派上台。新任卫生部长,弗拉德。他很年轻,有着锐意进取的气质和态度,他说,我决心改变这糟糕的一切。他首先代表政府,认了两个错:一,此前,我们隐瞒了太多;二,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根本无力救治这批烧伤患者。他也承诺,要努力推进改革,让医院领导的选拔不再依据政治任命……可是。凭一腔热血一己之力,他能做到吗?很多现状,哪怕最小的现状,他似乎都难以撼动。比如,想下架不合格消毒液,他居然没有“法律支持”。因为这国家的法律法规一直不健全啊……再比如,他承认罗马尼亚没有肺移植手术条件。马上就会有反对派出来说,呵呵,你是不是变相想出卖国家利益?一年后的大选。弗拉德满怀希望,期待民众能投票给自己、给改革派。可结果是……那个腐败到根子里的社会民主党,即便被迫辞职,依旧掌握着压倒性的选票优势。你可能想问,选民不是有票?为什么不支持改革派,为什么不支持弗拉德。可是,选民们对投票早已失去信任。那可是社会民主党把控的“选举结果”啊,年年都看在眼里。弗拉德的父亲,也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还说了一句凉凉的。这话,估计弗拉德从小听到大。很“正确”,却没什么鸟用:你还忙活啥呢这个国家三十年也别想恢复正常你在做没用的工作三十年。罗马尼亚这三十年经历的,确实是一段长期动荡的历史。年它经历东欧剧变,原政权被推翻,政治体制被整个改变。然而,新执政党的改革力度缓慢,历史遗留的各种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反而还滋生出各种新问题。如果想改革,想调查,说不定还有人身危险。比如调查科莱采夫一系列医疗事件的《体育公报》的记者们,就收到过来自特务局的警告。往大了看,未来说不定更差——新上任的,还是腐败的社会民主党。党主席最腐败,医院发财的死有钱人。他手上经营19家医院,总预算2.3亿欧元(依旧不合法)。好吧,《科莱采夫》结尾的种种近况,像一个个最丧的答案,堵住了现实的出口。但记者们没妥协,他们还在坚持报道。记者之一的卡塔林在电视上说:作为一名记者,我说过很多次,当媒体向决策者妥协时,决策者便会滥用公民的信任。媒体的努力没有白费。更多的普通人,已经悄悄被唤醒。《科莱采夫》的最后,一家人去墓园探望在灾难中死去的儿子。他的遗像摆在墓前,阳光帅气,散发着青春的光芒。回程路上,父亲打开音响,播放了一首歌《Nothingmore》。听着听着,他的眼中出现了泪光。播到其中一句时,他竟也也哽咽着,跟着一起唱:Heroesdon’tlookliketheyusedto,theylooklikeyoudo.是的。英雄曾经是“英雄”,英雄如今是你我。罗马尼亚,在泥泞动荡中走过了30年。夜店的一场大火,撕开了一个它的小伤口。一部真实纪录片,撕开了一个个更大的创口。而看见伤口,哪怕看见脓血看见死亡,也比什么都看不见好。比起伤口,更重要的东西也将被看见——那些勇敢的人。勇于调查的记者,敢于揭露的医生,悲愤地说出真相的家属,还有勇敢面对过去的卫生部长……肯定还有更多人。他们会从不信选票,到撕烂选票,医院,到揪出腐败者,改革不合理的法律制度、方方面面……改变30年的沉疴,当然需要过程,甚至不止一次的剧烈阵痛。《科采莱夫》只是开始,勇敢的人会越聚越多。他们已经知道了,天上不会掉大英雄。英雄从来就是一个个渺小的人,相互看见,并且紧握住对方的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颐和园的马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ys/11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