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导读
现代很多人工作起来就像着魔一样,加班加点毫不节制,废寝忘食家常便饭,真正是为工作疯狂。如此一来的一日三餐,便没个准儿,又或是随意糊弄一下,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被打乱,长期伏案不起,胃被虐待的同时,便秘也翘首以待,伺机而出,当便秘悄悄来袭,悔不当初已晚矣!便秘轻扣门扉,如何招待?中医治疗出新招啦~快去正文中学习新招数吧!
中焦脾胃气机升降,是调节胃肠道功能的重要因素。升为阳,降为阴,从阴阳升降互根原理来讨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内经》中早有明训。赵老十分赞赏中焦清阳之气升动的力量,强调以升助降治疗便秘,验之临床是有效的。不少患者反映,单纯用通便降泄药,大便固然亦能通,但通后腹中仍然不舒,甚则人感疲乏无力。而服用赵老的药,不但便下一轻松,且人不疲劳,腹中舒畅,是以求治者甚众,尤其老人体弱者。
例
姓名:陈某。性别:男。年龄:78岁。
职业:退休工人。
时间:年10月7日初诊。门诊号:。
科别:中医内科。
主诉:排便欠畅,3~5日1行,已历7年。
病史:患者年事已高,逐渐出现习惯性便秘。常服一轻松、麻子仁丸等,初服有效,日久则效果不显。今日经友人之介请赵老诊治,就诊时症见头晕、泛恶、嗳气,纳食不馨而量少,脘腹时胀,小腹重坠而无便意,大便常秘,人感烦闷不舒。舌淡红,边见齿印,苔薄白,中稍厚,脉左弦细无力,右脉弱,寸尤甚。
辨证分析:腑气不降,肠失润下,是老人气虚便秘常见机理。进而分析,该患者为何腑气不得通降,有症为据,头晕乏力,纳食不馨,脘腹时胀,舌淡红,边见齿印,是脾胃气虚,运化失职。在气虚基础上,清阳不升,则头晕乏力;清阳不升则下陷,下陷则气滞,故有小腹重坠之感,但无便意;如此大便秘结,腑浊不得排泄,继发浊气上逆,又见泛恶嗳气。总之,在清阳和腑浊双方都存在升降失常,但从舌脉来看,病之症结是升举之力不足,导致肠腑不得润降。所以证属中气亏虚,升举无力,腑浊不得通降,大便常秘。
诊断:老年习惯性便秘。
治法:健运中气,通腑导滞,佐以升清。
方剂:补中益气汤合自拟健运麦谷芽汤化裁。
处方:党参15g,生黄芪20g,木香9g,川朴9g,枳实9g,麦谷芽各30g,鸡内金9g,郁李仁9g,火麻仁9g,光桃仁9g,升麻6g,甘草6g。7剂。
10月15日二诊
服药后,上述诸症减轻,大便2~3日1行,宜加强助气推动,步上法加减再进。
党参15g,黄芪30g,木香9g,川朴9g,枳实9g,麦谷芽各30g,鸡内金12g,郁李仁12g,火麻仁9g,光桃仁9g,升麻6g,肉苁蓉12g,炙甘草6g,柴胡6g。7剂。
10月23日三诊
药后大便日行1次,畅通为快,余症悉除。
乍看此案,似乎平淡,细思之下,不禁要问为何症已显见下不通降,上有气逆泛恶之象,仍用补气健中,升举清阳之药?认真分析舌脉之象,注意小腹重坠之症,抓住病之本质是中气虚陷,小腹重坠,陷则滞,滞则腑气不降(便秘)而上逆(泛恶),便可悟出升清降浊要双向调节和以升助降的道理。方中助升,是助中气之升而非腑浊。中医脾胃气机升降,关系到西医胃动力药,如能进一步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2版)·内科专家卷:赵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赵向华,赵晓立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