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名中医王鹏飞,出身儿科世家,擅治疑难

王鹏飞(年-年),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市第二医学院儿科系教授。王鹏飞出生于一个中医儿科世家,从其祖父开始,王家就开始精研中医儿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北京闻名的儿科医生,由于医术高超,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因此享有“小儿王”的美称。

王鹏飞医术主要是家传,其祖父王润吉与父亲王子仲都是有名的中医儿科医生,深受北京群众的喜爱。王家的儿科始创于其祖王润吉。王家祖籍陕西,是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王润吉由于科举之路不通,于是专心研读医籍,经多年努力,可以独立行医。后来自陕入京,在医馆坐堂。

他发现,当时京城的中医界大多固守经方,缺少创新。为此王润吉深入云南、贵州和四川等采药,遍寻名方,虚心向民间的医生学习,交流经验,大大开阔了眼界,亲自体验了民间医药丰富多彩、用药简便和疗效神速的魅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他的医术不断精进。

同时,决定以儿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且取得显著疗效。他用药独具特色,急病立服取效,而且药费便宜,所以深得民心。随着影响日渐扩大,于是自立门户,创设了“体生堂”。

王润吉的儿科经验,原原本本传授给了儿子王子仲。王鹏飞从小就在家传的环境中成长,耳闻目睹,立志学医。他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系统地研究读历代中医经典著作,光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和《神农本草经》等专著就整整花了三年,打下极为牢固的中医理论基础。同时,又花了三年时间专门学习中医儿科,将祖父和父亲的经验体会一一掌握,尽得家学真传。

此外,王鹏飞在儿科望诊方面有非常重大的创新。自古以来,儿科就被称为“哑科”,这是因为小儿患病之后,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主要靠医生来诊断。王鹏飞除了传统的望神态、面色、精神、舌苔、爪甲之外,他还创造出一套望头顶、望上腭的诊疗方法,有力充实了中医儿科诊断学。

望头顶“污垢”:如果婴幼儿的头顶部出现泥垢样的东西,就是一种病理状态,一般会出现腹泄、消化不良、便秘、脾胃虚弱等病患。

上腭望诊:通过观察患儿口腔上腭的颜色,以及有无出血点和小凹孔等特征,可以指导临床的辨证。上腭的硬腭部位对应人之胸部,包括肺和心;软腭部位对应腹部,包括了脾、胃、肝、胆、肾、肠等。根据数十年的研究,他认为根据颜色辨病极为准确,可以精确看出小儿脏腑之寒、热、虚、实。

王鹏飞创新小儿用药方法,提出“以攻病不伤脾胃”“以护元气不用辛散攻伐”等原则。他的处方一般不超过六味药,而且剂量也比较轻,但是疗效显著。

王鹏飞从医50年,积累了非常丰富和宝贵的儿科临床经验。他将家传儿科临床思想和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整理,出版了《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一书。

全书共分为三部分,主要包括王氏儿科学术思想、上腭望诊方法,以及40多种小儿病症治疗方法等。该书特别适合中医儿科医生学习,可以迅速提高儿科临床水平。也非常适合家长阅读,可以掌握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对家中儿童的保健能力。

注: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ys/13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