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喂养科普#
有一种饿,叫做奶奶觉得饿。
之前觉得有些夸张,可是前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让佳佳彻底相信:老人带娃,真的有些不太靠谱。
回家洗漱后,就打算带着儿子睡觉,发现他的状态不是特别好。好在一番耐心哄劝后,儿子终于进入了熟睡状态,谁知道后半夜孩子居然醒了,而且体温摸着特别高。赶紧用温度计测量,果不其然安,儿子半夜发烧了。
紧急看医生后,得知是“小儿积食”引起的。特意问了奶奶,才知道她一直担心孩子饿,光是睡前的时间,就吃了两顿,外加一瓶奶。听到孩子奶奶的话,医生严肃的批评了她。
很想告诉宝妈:积食不是小问题
可以理解宝妈们的心情,生怕孩子营养跟不上,总是让他们多吃食物。殊不知,孩子的积食问题,大多都是吃出来的,因为他们的脾胃比较弱,摄入过量的食物之后,不仅无法吸收这些营养,而且还会给脾胃带来负担。
除了喂养不当之外,食材搭配不合理,也是引起积食的一大原因。很多宝妈为了让孩子多吃食物,“上赶着”给他们准备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油腻、高脂肪和甜食居多。这些食物,孩子弱小的脾胃真的很难消化,最后就会导致积食。
积食真的不是小问题,久而久之会增加孩子的身体负担,给肠胃、肾脏都带来很多压力。一旦身体的负担过重,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接下来他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后遗症”。
1、口腔异味
小小年纪,一张嘴却特别臭,而且舌苔还特别厚。当孩子的口腔出现这些问题,不用怀疑,这是典型的“积食”,就是因为肠胃消化不了,致使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堆积在体内,从而发酵。
2、手脚出汗
有些孩子积食之后没有发烧,但是手脚却有明显的变化,之前不怎么出汗,现在不仅摸起来特别热,而且有明显的潮湿感。这些明显的变化,也是小儿积食的典型表现,是体内的积食化热导致的。
3、便秘或腹泻
在排便方面,只要孩子健康,其实他的排便规律和大人一样。若是发现他的排便次数明显不正常,或者出现排便困难、腹泻的情况,也是积食的一种表现。只不过每个孩子体质不一样,有人是便秘,有人是腹泻。
4、食欲不佳
明明什么都没有吃,但是孩子却丝毫没有饥饿感,哪怕是之前特别喜欢吃的食物,现在也没有任何兴趣。孩子如此明显的食欲不佳行为,就要考虑积食,就是因为身体内的食物来不及消化,所以才没有兴趣吃其他东西。
积食的问题可大可小,但是有一点很确定,那就是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影响。要知道,他们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若是脾胃消化不好的话,肯定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对他们的生长会造成严重影响。
当然,小儿积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几乎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调整心态,不要太焦虑。然后再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他最正确的干预和治疗。
不想孩子被积食困扰,可以试试这些小方法
1、调节饮食
眼下最重要的,当然得要从饮食开始,一改之前孩子的吃饭习惯。从现在开始,一日三餐的营养不要太“足”,那些高营养和高脂肪的食物,暂时都不要在吃,不然真的是雪上加霜。
现阶段,越是清淡的食物,越是容易消化的蔬菜,才是孩子的首选。若是觉得蔬果的营养比较单调,那就加一些蛋白质丰富的鱼类或者虾类。除此外,还需要保持多喝水的习惯,可以加速代谢。
2、加强锻炼
都说现在的孩子享受惯了,每天吃完饭之后,就是抱着平板玩,或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样的生活习惯,哪怕是健康的成年人,长时间下去也会变得“颓废”,何况是孩子呢?
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加速身体的代谢能力。每天抽出适量的时间,让孩子多去户外走走、跑跑、跳跳,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让肠胃的蠕动加快。
写在最后:别让“爱”成为负担,保持健康的饮食理念,真的很重要。对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营养的需求很多,但前提是食材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