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不是过敏,你知道吗
过敏性紫癜是过敏引起的?
过敏性紫癜这个名词容易给大家造成误解,国际上目前最常用、最准确的称呼是IgAvasculitis,中文就是IgA血管炎。因为历史的缘故,这个误称一直沿用至今。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组织病理学具有特征性,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及小血管壁和/或肾小球中IgA沉积。
过敏性紫癜起病前常有感染病史,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由此可见,此病可能是一种由感染等环境因素诱发的免疫介导性疾病,与过敏本身并无关系。
过敏性紫癜有哪些表现?
皮肤黏膜出现散在瘀点,斑丘疹状出血性紫斑,有部分的融合倾向,经2-3周,颜色由暗红变黄褐色而消失,但新疹成批发生。损害多见于下肢,以小腿伸侧为主,广泛的可波及上肢以及躯干。仅累及皮肤者,皮疹较轻,称为单纯型。
另外还有关节型、腹型、肾型、混合型。非单纯型的皮疹除瘀点外,常可并发风团、丘疹、血疱等多形性损害。本病预后良好,大多发病1-2个月后恢复,也可因多次反复而迁延数月或1-2年。
过敏性紫癜应如何治疗?
去除可能存在的致病因子,防治呼吸道感染;
避免服用可疑食物和药物,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及剧烈运动,适当卧床休息;
针对发病机制的某些环节治疗,如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四环素类药物,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等趋化因子,减轻炎症反应;
严重的皮损、腹型和肾型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
预后如何?
多数患者经过数月的治疗可以痊愈,但部分患者皮疹反复发作,出现慢性、迁移病程。其中部分患者出现紫癜性肾病,不过多数紫癜性肾病的患者不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仅有约17%发展成慢性肾病,故对反复发作者不必过度担忧,也不需要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