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影像速阅70感染性血管炎结核

基本信息

男,61岁。入院时间:-11-21主诉:突发言语不清伴左上肢乏力4天。年5月,医院诊断为“肺部结核”,并行规范抗痨治疗。年7月,因头痛,外院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结核”,予以强化抗痨治疗。入院体查: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上肢肌力4级。

影像资料

□年5月

△胸部X摄片(后前位):右上肺云片状高密度,边界模糊;双肺透亮度降低,呈磨玻璃样,可见散在多发粟粒样细小结节影。

△胸部CT平扫:右上肺不规则高密度,边界相对清晰,其内支气管扩张;双肺多发小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双肺透亮度降低,可见多发散在的细小结节影。

上述胸部影像表现符合“肺结核”征象。

□-7-28

△颅脑增强T1WI:双侧脑沟和脑实质内多发结节样强化病灶,大小不等,边界清晰。

□-11-23

△FLAIR:右侧半球大范围等信号和高信号混杂影,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明显向左侧移位;左侧半球皮质和皮质下多发片状高信号。

△DWI:右侧半球多发散在高信号,提示急性梗死。

△增强T1WI:左侧半球脑沟内多发强化小结节影;右侧额颞叶岛盖和岛叶脑膜显著强化,侧裂池部位可见串葡萄样囊状强化。

△颅脑3D-TOF-MRA: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远端闭塞,双侧大脑前动脉受压向左侧移位。此患者4联抗痨药物强化治疗,并予以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等治疗,出院mRS:1。

简评

1、此患者,既往有明确的肺结核病史,胸部影像学以双肺弥漫粟粒样结节为主要表现。结核菌血行种植到软脑膜小血管,以及脑实质血管内,在局部增殖,于脑表面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内形成结核瘤;影像学表现为脑沟和脑实质内散在多发结节,并显著强化。

2、脑表面结核瘤破溃,结核菌弥漫入蛛网膜下腔,引发较大范围软脑膜和蛛网膜炎症,并侵犯血管,导致临近部位血管炎。动脉炎管腔狭窄或闭塞时,可引发灌注不足或血栓形成,造成脑缺血损害;而静脉受累闭塞时,血液引流受阻,可引发脑水肿。

3、本病例DWI显示的急性梗死灶为多发散在分布,故FLAIR显示的大范围异常信号,主要代表静脉引流受限所致的脑水肿。

4、颅内大动脉走行于蛛网膜下腔内,当结核感染引发严重蛛网膜下腔炎症反应时,会侵蚀这些大动脉管壁,管壁发生炎性增殖,进而管腔狭窄或闭塞,本病例即是如此。

5、综上所述,本病例表明,当中枢结核侵犯蛛网膜下腔时,临近的动静脉均可能会受累,造成脑缺血或(和)脑淤血水肿,多序列对比MRI评估能进行很好的鉴别。并且,此类病人进行血管影像学评估(如MRA或CTA)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明确是否有颅内大动脉闭塞。

通过影像学识别中枢结核相关血管炎表现,并理清脑损害征象的病理本质,意义在于指导治疗。比如检测到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时,予以抗栓药物可能是有益的;另外,在积极抗痨药物治疗下,使用小剂量激素,则可能抑制血管炎性反应,从而预防或减轻相关损害。不过,以上观点虽在实践中常被采用,但至今没有经过循证研究的论证;鉴于有限的发病率,进行此类研究可能又是不现实的。

原创作者:陈红兵

编辑:黄欣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zl/6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