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这5个润燥养津液的食疗方,吃对了润

秋天一到,明显能感觉到燥了。缺津液的表现,每个人身上的反应可能不一样。还好,秋季能润燥养津液的食物也很多,针对秋季的温燥,都有一定的“润”的效果。但每个食物又有自己的偏重,我们应该怎么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呢?

莲藕

补中焦脾胃的津液

莲藕生食生津,行淤,止渴除烦,开胃消食;熟食补虚,养心生血,开胃舒郁,止泻充饥。——《随喜居饮食谱》秋天,津液不足而产生虚热的大人孩子比较多。

比如出汗多了没有及时补上,或者睡得不好睡得晚,经常觉得烦躁、口渴。但舌苔看起来还算干净不太厚的,就很适合把莲藕做成粥,经常吃一吃。

做法:大米50g,洗净浸泡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煮20分钟后,加入30g切碎的藕丁,继续煮20分钟,关火焖一会,即可食用。

生者甘,寒;熟者甘,温。入心、脾、胃经。——《本草经疏》

莲藕生吃就是寒性的,可清热、凉血、散瘀、治热病烦渴,很适合在炎夏食用。

脾胃虚寒明显,或者当你想吃莲藕,却又忌惮它的偏性的时候,可以煮熟了吃。

解肺热肺燥、化热痰

梨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之功效,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温燥症状,吃梨都能缓解。

很多医家也会把梨入药,《温病条辨》里,有雪梨浆和五汁饮,就是取梨捣汁,与藕汁,蔗汁,荸荠汁等和服。但要注意的是,梨生食熟食功效是不一样的。

生食偏于清热,中焦脾胃虚寒之人,不宜生食。熟梨重在滋阴,润五脏之阴。对于单纯肺热肺燥,咳嗽,脾胃不虚的人,梨就是特别好的食疗。

肺热肺燥症状比如:咽喉干痛,鼻子呼出热气,咳嗽痰少,少量黄粘痰,或者无痰,舌质偏红,舌苔偏黄等等,可以直接吃梨。

对于脾胃较弱的人来说,如果也有这些症状,可以煮一碗雪梨粥,熟食能中和掉一些寒凉,不至于损伤脾胃。

做法:粳米50g,加水大火煮开,转小火20分钟,雪梨一个,去皮洗净切丁,加入粥内同煮15分钟,即可食用。

银耳补虚

痰湿重的人不适合

从性味上来讲,银耳性平、微凉,味甘、淡,归肺,胃,肾经,能够清热滋阴润肺。

而肺主皮毛,所以持续吃上一阵,可以缓解皮肤的干燥。相比其他润燥补津液的食物,银耳的性质比较缓,补虚的作用突出。

对于一些慢性的,有虚证的病人,比如虚劳咳嗽、病后体虚、气短乏力的,就很适合。平时舌苔相对干净的,不厚腻的,虚寒也不明显的人,可以选择银耳来补虚补津液。

很多人越到晚上越烦躁,不仅仅是干燥的问题,还有心烦的情况,这种人最适合晚餐熬银耳百合羹。但因为银耳有点黏腻,所以也有可能会助湿。对于一些痰湿体质,湿热比较重的人来说,如果脾胃运化不及,容易产生积滞,加重体内湿气,就不适合过多食用。

百合清心

焦虑烦躁的人很合适

百合,味甘微寒而且质润,入肺、心二经。能够养肺阴、清肺热、润肺燥,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对于肺阴虚咳嗽有痰也会用到它。

百合作用于心,也能够补心阴、清心热,养心安神。有些容易急躁、容易焦虑、容易上火或者烦心的人,可以尝试在日常的汤粥菜里加入百合。还有一道出自《金匮要略》的百合鸡子黄汤,有清心润肺,养阴养血的功效。

做法:鲜百合20g或干品10g,鸡子黄(蛋黄)1枚。用水洗百合,浸一夜,撇去白沫,加水煮开后,放入一个鸡蛋黄,搅拌熟后服用。

吃点杏仁

化解入秋便秘

杏仁是性温的,它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宣肃肺气。

有苦杏仁、甜杏仁两种,苦杏仁功效更厉害,有小毒,不建议自己使用。杏仁的润主要入肺和大肠。

大家知道,肠道缺津液,大便没有足够的滋润和推动,就会干结难下。杏仁可以开宣肺气,同时有润肠的功效,气行顺畅,上下得通,正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杏仁独特的香气,一直也是古今中外美食家所钟爱的,也有很多食疗方。比如《太平圣惠方》里的杏仁粥,就有润肺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

做法:甜杏仁10粒,粳米50g,同煮成粥,放凉食用。

但是果仁类的东西比较难化,油脂比较高,如果本身肠胃里有积食的孩子,不建议吃太多。虽然秋天有这么多润燥的食物,但其实他们的作用点又不尽相同。

同类食物的美妙大概就在于,它们既有求同存异的个性,又有殊途同归的共性,细细品味,妙不可言。在这个多燥的秋季,各自润着身体不同的部分,秋天竟也显得柔和多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g/13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