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俗称屎,戏称“翔”。
所谓“不翔”,
就屎卡在“菊花”……
出不来也回不去
每次都要折腾半个多小时……
却还不一定能舒畅!
咋整?
大多数中国人每天排便一次,但因个人体质、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个人每天排便的次数也有差异,如果排便不费力,也没有排不干净的感觉,每天大便1-3次,或者1-3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
如果你没在上述范围,或者总有排不干净的感觉,那么,就属于“不翔”人群,也就是便秘人群。
什么是便秘?便秘不仅是一种疾病,也是一个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慢性便秘者还常表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想排便而又排不出、排便费时、每日排便量少,可伴有腹痛、腹胀、肛门直肠疼痛等不适。
便秘有什么危害?虽说便秘不是什么大病,但它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说:
1.影响容貌。女性便秘患者,常常会影响美容,因为便秘延长粪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会增加肠道菌群产生的毒素,导致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及微量元素不均衡,从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面色无华、毛发枯干,并产生黄褐斑、青春痘及痤疮等。
2.损害肝脏。同时,由于粪便长期积于肠道,肠道细菌产生的大量毒素就会被重吸收,通过肝肠循环进入肝脏,就会损害到肝脏功能。
3.影响食欲、精神。便秘可使腹部胀满,产生恶心、厌食、食而无味,部分便秘者可有烦燥不安、心神不安、失眠等症状。
4.并发肛肠病。有些便秘病人可并发肛肠病,“菊”部地区便会有血光之灾,如痔疮、肛裂、甚至大肠癌等。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便秘者的肛门怒挣可使血压急剧上升,造成中风甚至猝死。
便秘是怎样形成的?便秘的形成,主要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首先,便秘跟喝水有关,当饮水较少时,大便中的含水量也会减少,大便就非常干硬,排出困难。
其次是纤维素摄入不足,比如经常吃煎炸食品等高脂饮食者,不仅容易上火,而且会造成肠道干燥,使食物难以分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肠油和脂肪,加重便秘,形成宿便。
粗粮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仅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还可以加快肠胃蠕动,促使排便,清除体内垃圾,有利于肠道等消化系统正常运转,从而预防和改善便秘。
再次,有些人不喜欢运动,喜欢长时间坐着,这样就会造成胃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停留时间,粪便中的水分被重新收,加重便秘。当有便意时,有些人因为环境不允许,不能及时上厕所排便,身体产生了一个错误信息,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听你的话,尽量控制排便,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性便秘。
如何预防便秘?正常的排便情况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每天正常的排便次数,培育健康的肠道和强壮的身体。
平时要多饮水。尤其是晨起一杯水,温白开水,蜂蜜水等,不要喝饮料、茶水以及咖啡等。每天要保证-ml的水,不仅可以解决“菊”部问题,还可以让皮肤水润有光泽。
吃饭时要多食粗粮,避免饮食过于精细,还要多进食蔬菜,水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保证每天摄人膳食纤维25~35g。水果蔬菜以时令为好,而水果一定要等长熟以后再吃,比如青皮香蕉内鞣酸含量高,会加重便秘。
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当有便意的时候,要及时如厕解决,不要经常忍便,排便时要专心,不要看书、看报、玩手机或者玩ipad等。这种习惯非常不健康,因为打电话、看书看报、玩手机等等,会使得排便时注意力分散,便意就会消失,增加排便困难,导致排便时间过久。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即可,如果五分钟还没有排便也不要勉强,因为排便时间过久会引起痔疮等疾病。
最后还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中强度运动为主,比如走路、慢跑、跳绳、游泳等,力所能及均可。
如何治疗便秘?便秘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因此,总体的治疗原则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其中包括:
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以及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对于有明确病因的便秘患者要进行病因治疗;
·需长期应用通便药物维持治疗的便秘患者,还要避免滥用泻药;
如果以上措施都不能改善便秘,那很不幸地告诉你,你需要进行“菊”部手术。但真正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便秘患者尚属少数,当患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且经一段时间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便秘常用治疗药物便秘常用治疗药物分两类:
①通便药:选用通便药时应考虑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的依赖性以及价效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比如,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
其中,容积性泻药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从而起通便作用,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常用容积性药物包括欧车前亲水胶散剂(恺司尔)、聚卡波非钙(利波非)、麦麸等。
渗透性泻药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药物包括聚乙二醇散(福松)、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口服溶液(丹康)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聚乙二醇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代谢,其含钠量低,不引起肠道净离子的吸收或丢失,不良反应少。而乳果糖在结肠中可被分解为乳酸和乙酸,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过量应用盐类泻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刺激性泻药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包括比沙可啶肠溶片(乐可舒)、酚酞片(果导)、蒽醌类药物(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和蓖麻油(科田)等。短期按需服用比沙可啶肠溶片安全有效。但有报道称,因酚酞可能有致癌作用,该药已被逐步撤出市场。还有报道称,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长期使用蒽醌类泻药可致结肠黑变病,后者与肿瘤的关系尚存争议。因此,建议短期、间断使用刺激性泻药。
②促动力药:促动力药能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有较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高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如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力洛)能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③促分泌药:包括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可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但目前尚未在我国上市。
④灌肠药和栓剂:通过肛内给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如(开塞露),使其易于排出,适用于粪便干结、粪便嵌塞患者临时使用。
延伸阅读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香蕉、蜂蜜对便秘不管用?便秘到底是怎么回事?
肠道毒素需要清理吗?一天不便便都去哪儿了?关于肠胃的15个问题你都知道吗?
更多健康问题欢迎点击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