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www.czktmy.com/xjsb/24.html
我这种情况算便秘么?怎么解决?
很多人都有个忧心忡忡的小问题:“我有时候一两天不会便便”。这算是便秘么?
最近几年,因为各种养生文章的强调,因为传说便秘会引起皮肤粗糙生痘痘,很多人把每天早上起床就顺利排便看得无比重要,稍微晚几个小时都无比担心,总觉得身体里毒素聚集,给自己带来很大精神压力。
其实,不是每天按时便便,甚至不是每天都有便便,也不一定就是便秘,别随便给自己扣上便秘的大帽子。因为便便的节奏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情况复杂,大概可以分成几大类原因:
1
既不是便秘,也不是其他疾病,
只是生活状态的影响,
放松休息就好了。
比如说,去外地出差,或者出外旅游,往往早起不能按时排便,甚至会有一两天不排便。因为生活节奏改变了,饮食睡眠等环境都改变了,一些身体比较敏感的人会有短时间的应激反应,适应新环境也需要一段时间。在心情紧张的情况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胃肠功能往往会受到抑制,便便这事儿就容易被耽误。但是,只要回到家里,恢复日常生活状态,便便也自然变得正常。这就不能算是便秘。有人认床,有人认便桶,都是常情,不算疾病。
同样道理,工作生活的紧张节奏也会影响便便。比如说,早上早起,赶着去开会,心情很紧张,那么有可能排便反应就会消失。晚上熬夜加班,过度疲劳,早上惯有的便意也可能消失。在考试来临之前,很多人都会有便便时间混乱的问题,而放假回家之后,一切恢复正常。这些都不是病态,只是提醒你需要休息和放松。
需要说明的是,毕竟现代人工作节奏快,每天应对的事情不一样,睡眠和起床时间也不完全一样,便便不是每天像钟表那样准时,有时候早一两个小时,有时候晚一两个小时,不能叫做便秘。即便两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只要排便时没有不舒服感觉,没有腹痛,也不太费劲,便便的状态基本正常,也不能叫做病态。一些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并不会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只要后面恢复正常生活状态,肠道也会恢复正常的工作节奏。
反之,即便每天按时排便,如果便便状态明显不正常,也不能叫做健康。如果长期便便不畅,经常几天都排不出来,或者排便时很不舒服,或者便便很干很硬,那就提示我们饮食生活状态不健康,甚至身体有疾病。
2
生活习惯或生活环境不太好,
需要进行调整。
有时候,人们吃得过多造成积食,或者吃得过少经常饿着,有一顿没一顿的,胃肠也会工作紊乱。按时按量吃饭,就比较容易维持正常的排便节奏。
有时候,人们突然改变了食物内容,肠道的菌群可能暂时不适应,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排便减少的情况。过一周两周逐渐适应了,就又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有时候便秘的原因可能是食量太小,营养不良。节食减肥的女性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大肠内容物中,一半左右是微生物发酵物,而微生物要靠人体没有充分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来供养。一旦食物总量低到一定程度,食物残渣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不仅引起胃里的饥饿感,还让肠道瘪瘪,没有足够的食物残渣来刺激肠道蠕动,自然就会失去正常的排泄功能。
同时,长期节食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都缺乏,使肠道细胞的更新和修复速度下降,运动力量减弱,很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恢复起来难度很大。解决方案是增加食量到八成饱,体积一定要够,蔬菜之类富含纤维的填充物要多,蛋白质也要充足,最好能够额外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和儿童来说,食物中膳食纤维太少是最常见的便秘原因。很多家庭中的儿童都非常挑食,父母从来不给他们吃全谷杂粮主食,高纤维的豆类和薯类很少吃,而且纵容孩子只吃肉蛋菜肴,很少吃蔬菜,水果也懒得啃,甚至因为“水果寒凉”不敢给孩子吃,那么膳食当中就没有足够的膳食纤维来维持通畅。大人也一样,每天白米白面为食,能够经常吃全谷杂粮和薯类的人非常少。
要知道,大肠主要是靠纤维吸水来填充体积的,大肠有益微生物也是靠纤维作为发酵底物。如果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太少,大肠运动就严重不足,不仅排便速度慢,而且微生物菌群紊乱,会大大增加肠癌的危险。解决方案是把一半白米饭白馒头换成全谷杂粮饭、豆粥和薯类等,燕麦、荞麦、红薯、红豆、绿豆、藜麦等高纤维杂粮都值得推荐。
各种蔬菜水果也含有不少纤维,比如菠菜、芥蓝、小白菜、菜花、竹笋、豆苗、嫩豌豆、甜玉米粒、各种蘑菇等蔬菜都富含膳食纤维。儿童一定要多吃蔬菜,加上每天半斤水果。在水果当中,猕猴桃、火龙果、桑葚、蓝莓、草莓等有小籽的水果促进大肠运动的效果最强。
此外,环境太燥热、身体缺乏水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常常发现,到了冬天,人们容易感觉干燥,特别是北方地区暖气开得太足,身体水分蒸发多,甚至在屋里还热得冒汗,就容易缺水而导致便便干燥。特别是活泼好动、代谢率较高、身体本来容易发热出汗的小孩子,更是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这时就需要多喝水,并吃一些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把水分一直带入大肠当中,让便便保持比较柔软的状态。比如木耳、银耳、海带、裙带菜、燕麦、苹果、皂角米等食物都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酸奶里的增稠剂也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卡拉胶、瓜尔豆胶、改性淀粉等,有利于便便的软化。
多吃又干又咸的油炸、熏烤、炒货,身在干燥地区却贪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也会剥夺人体消化道内的水分,容易造成便秘。建议少吃炒香加盐的芝麻、杏仁、花生、瓜子等坚果和油籽,而是把它们煮了吃;肉类也是以炖煮为主,不吃熏烤油炸,少放点盐和辣椒,就不容易引起便秘。
另一方面,长期睡眠不足,过度操劳,情绪焦躁等,也会引起便秘。同时发生的还有皮肤发干,眼睛发干,身体燥热等症状。要消除这些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原因,才能解决便秘问题。解决方案是早点睡觉,增加休闲活动,少吃辛辣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可以做做瑜伽、冥想、深呼吸之类的调整运动来改善情绪。
饮食内容不合理,再加上压力太大、过度疲劳,非常容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也是促进便秘的原因之一。以上所提到的富含各种膳食纤维的食材有利肠道菌群的平衡。酸奶、益生菌饮品等如果有足够多的活菌,可能有一定帮助。必要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益生菌和益生元药物或保健品。
3
和健康、医疗有关的情况,
需要格外注意。
有时候人们发生轻度的细菌性肠胃炎,胃里有点堵,肠道也会胀气,而且动力不足,在康复之前,也会影响到排便,或者便秘,或者腹泻。这种问题也和“习惯性便秘”无关,但需要暂时注意养护胃肠,严重时需要求医。
许多药物有影响肠道功能的副作用,可能引起便秘,停药之后可以逐渐恢复。甚至铁剂钙片之类营养补充剂,如果使用不当,也有引起便秘的可能性。比如说,因为服用大剂量的钙片引起便秘的情况相当多见。故而我经常提示要补钙的孕妈妈、喂奶妈妈和中老年妇女选择每次毫克的小钙片来补充,不容易出现便秘的麻烦。
有些人是因为有痔疮,一去便便就疼痛,很害怕,结果引起便秘。这时就要积极治疗,并避免可能惹来痔疮的不良生活习惯。
还有一种情况,是肠道本身有疾病、堵塞或肿块。比如说,某女士患有“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一上厕所就腹痛,苦不堪言。某老年妇女患有轻度肠梗阻,吃了东西下不去,原以为是便秘,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某女士和便秘斗争好几年,吃了各种各样的“通肠”食物和保健品,均不奏效。她发现自己的便便好像特别细,经别人提醒,医院检查,最后发现原来是大肠长了息肉,因为耽误太久,已经癌变......
4
肌肉松软、体能太差,
胃肠动力不足。
其实这一类原因也和长期营养不良和缺乏运动有关。每天坐着不动,血液循环很差,肠道没力气,盆底肌肉也没有力量。
病弱者、营养不良者和老年人当中这种情况特别常见。很多女士并非没有便意,但总觉得肠道没力气而出不来。这种类型的人多半身体很软,肌肉很少,消化吸收能力弱,内脏功能低下,肠道蠕动能力不足。解决方案是加强营养和增加运动,特别是多做收缩腹肌和盆底肌肉的运动。如果膝盖和腰没问题,跳跃性的运动(比如跳绳、开合跳)、扭动身体的运动(比如“肘碰膝”、扭秧歌)等对促进肠道运动也很有好处。
适量的运动能极大地改善体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肠道的运动能力。同时吃改善消化吸收的食物,增加蛋白质,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内脏肌肉得到恢复,排泄自然会顺畅起来。
无论有没有便意,建议养成起床后、用餐后去卫生间坐一下的习惯,培养大肠的节奏感。轻轻用手揉揉肚子,轻轻用拳头从上到下敲敲脊骨,也有一定的帮助效果。在卫生间不要看书看手机,闭上眼睛,专心感受肠子的感觉。这样才能养成排便的好习惯。
“
总之,如果真的长期便秘,首先要去做医学检查,排除各种病变之后,再思考原因,调整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综合措施改善肠道功能。
遇到健康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消除原因才能解决困扰。我们的身体设计极为精密,而且能够自我维护。如果人还没有老,却总是出各种麻烦,一定是身体被我们忽视和虐待的结果。不要被所谓的“排毒”偏方所误,更不要乱用泻药,因为长期使用它们都可能带来相当大的副作用。
★万粉丝人气大V,营养学家范志红教授力作!
★详解备孕怀孕坐月子哺乳饮食营养,长胎不长肉的孕期营养餐单!
★个食谱彩图详解!营养师徐静、折冲亲自制作摄影!
★育儿奶奶张思莱、协和张羽鼎力推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期、哺乳期)精选!
★常见食物营养素来源、血糖生成指数表!
★全彩印刷,裸书脊平摊阅读,环保印刷无气味!
请输入标题bcdef
购买链接:
当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