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原因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此外,高年老人常因老年性痴呆或精神抑郁症而失去排便反射,也会引起便秘。
便秘的危害
老年人过分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和脑血流的改变。由于脑血流量的降低,排便时可发生昏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可能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者可引起脑血管意外,还可引起动脉瘤或室壁瘤的破裂、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由于结肠肌层张力低下,可发生巨结肠症。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升高可引起或加重痔疮,强行排便时损伤肛管,可引起肛裂等其他肛周疾病。粪便嵌塞后会产生肠梗阻、粪性溃疡、尿潴留及大便失禁。
便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爱德快餐车给大家提供一些治疗和预防便秘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坚持参加锻炼
一项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表明,因年老体弱极少行走者便秘的发生率占15.4%,而坚持锻炼者便秘的发生率为0.21%,这是因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充血,促进胃肠蠕动,防止大便秘结,因此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走路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肌肉数次,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勤翻身,并进行环形按摩腹部或热敷。
2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健康人直肠内通常没有粪便,随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结肠反射,结肠可产生强烈的“集团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直肠内粪便蓄积到一定量,便产生便意。所以最好能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及选择坐式便器。
3
合理饮食
日常饮食应避免过于精细,可多食蔬菜、瓜果、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粗粮食品,多饮水,使大便保持润滑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大葱、芥末等。
4
多饮水
每日至少饮水ml,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饭前饮一杯温开水,秋冬季喝凉白开也可,可有效预防便秘。
5
戒除不良习惯
当有便意时不要忍着不去大便,因为久忍大便可以抑制生理反射,逐渐可引起习惯性便秘;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或看报纸、或过分用力,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应予纠正。
6
坚持每天做2~3次腹式呼吸
可以在早起后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5~20分钟,也可仰卧在床上将情绪调整好,除去杂念、意守丹田做深呼吸。吸气时凸肚子,尽可能地向上凸,动作要慢,时间要长;呼气时肚子向内凹,也要慢、长。刚开始时每分钟呼气8~10次,逐渐地递减到每分钟4~5次。
7
养成每天坚持按摩腹部2~3次
可以在早上先做腹式呼吸后再按摩,而晚上先按摩后再做腹式呼吸,仰卧、坐姿都可以。记住应当两手搓热后相叠,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以顺时针方向转圈按摩,力度适中,每次不少于30~50圈。
8
不滥用药
防止或避免使用引起便秘的药品,不滥用泻药,积极治疗全身性及肛周疾病,调整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
(图文来源网络,若转载或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