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眼科“亮晶晶”医师团队编写,部分内容收录在“育儿周周看”彩信中。
长“针眼”
眼睛长“针眼”,临床上称之为麦粒肿。得了麦粒肿,一般宝宝的眼睑会伴随着急性的红、肿、痛,表面皮肤充血,甚至可有脓疱。
孩子长“针眼”是怎么回事?
麦粒肿一般性是细菌感染,多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
同时,少吃甜食、少看手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麦粒肿。
孩子得了麦粒肿,要紧么?
一般的处理是局部热敷,同时滴抗生素眼药水,也会根据情况考虑切开排脓。若致病菌毒性强,局部炎症反应剧烈,炎症扩散,病情较重,有时可合并全身症状(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也会考虑全身应用抗生素。
每个宝宝情况程度不同,具体用药用量以及使用时间也会不同,建议家长尽快带宝宝去眼科门诊看医生,听从医生的指导建议用药。一般愈后较好,但家长不要擅自处理和用药。
异物入眼
孩子在户外玩耍时,偶尔也会有风沙、灰尘等小异物进眼睛。
此时,可以轻轻拉起孩子上眼睑(眼皮),将其拉出盖在下眼睑上,产生的眼泪可能会将异物冲出。
尝试翻开上下眼睑,观察是否有异物,如果有,可以用干净的湿棉签、湿纱布或手帕擦去。
异物入眼切忌揉搓
常见的造成眼睛不适、发红及流泪的异物有眼睫毛、灰尘、小虫及沙粒等。
如果孩子眼睛内进入异物并且感到不适时,用手揉搓眼睛可能会导致角膜损伤。角膜磨损非常疼,并且可以导致严重的感染。
不要强迫遮盖孩子的眼睛,因为如果在眼皮下或眼内有异物,孩子的挣扎可能造成眼睛更大的损伤。
异物入眼冲洗技巧
异物入眼,可用净水冲洗眼部。用手指将眼睛打开,冲洗时注意水流应从眼睛内侧(靠近鼻子一侧)向外侧(靠近耳朵一侧)流动。不要使用药物。
如果眼睛持续流泪、发红或者疼痛,则需要带孩子看医生。异物可能会刮伤角膜,这样的损伤只有医生用特殊的染色和医疗设备才能确定。
眼外伤
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动,模仿性强,但是自控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因此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眼睛因其结构脆弱,部分暴露于眼眶外,在全身各器官外伤中眼外伤发生率最高,而且一旦出现,病情也相对复杂。
孩子眼外伤的致伤物有哪些?
1.锐器伤:如家具的尖角,尖头铅笔,刀,剪,针,一次性注射器,碎玻璃等。
2.钝器伤:土石块,高速运动的球类,棍棒,玩具(如塑料子弹)文具,拳脚,车祸撞击等。
3.化学伤:如酸碱,洗涤剂,胶水,油漆等。
4.烧灼伤:如烟花爆竹,热水热油,点燃的香烟,有时合并颜面部皮肤灼伤。
5.爆炸伤:如烟花爆竹,灯泡,酒瓶等。
6.紫外线损伤:如焊接工作,使用紫外线史。
7.牲畜伤:如猫狗等宠物咬伤,抓伤,鸟啄伤等。
孩子出现哪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1.眼睛红,疼痛或肿胀。
2.上下眼睑(上下眼皮)皮肤破裂,出血。
3.外伤后不能睁眼,异物感,畏光流泪。
4.视力下降或者眼前有黑影遮盖。
5.转动眼球时感到疼痛。
6.眼肌麻痹,导致眼睛转动受限。
7.复视,视物有双影。头部胀痛明显。孩子因年龄较小若表达不清楚,视力方面可遮盖其中一眼(健康眼)看其反应是否哭闹等。疼痛感一般会表现为宝宝持续性哭闹。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都提示需要及时就医。
护眼小游戏:传接球
家长可使用玩具熊等玩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向孩子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容易引起外伤?哪些不能碰触?
相关阅读
保护眼睛健康,1岁前要注意什么?
2岁左右要注意什么?
如何预防近视、及早发现视力异常?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免费订阅“育儿周周看”彩信
编辑短信
“Y+孩子出生年月日+区县代码”
发送至
样例:黄浦区申请为Y
即可成功订阅手机报。
区县代码
01浦东新区;02黄浦区;03静安区;
04徐汇区;05长宁区;06普陀区;
08虹口区;09杨浦区;10宝山区;
11闵行区;12嘉定区;13金山区;
14松江区;15青浦区;16奉贤区;17崇明区
注意:
“育儿周周看”是服务于上海手机用户的手机报,并非由本官微提供内容,订阅成功后每周将收到贴合宝宝周龄的养育要点短彩信,直达手机,育儿专家“袋”着走!
责编:南云|主编:楠
声明:
本作品内容版权归上海科学育儿指导项目组所有。任何组织、机构及个人不得擅自转载、摘抄/摘录、改编/二次改写。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联系我们:kexueyuer
out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