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中医治疗便亦有道16

窦勇:人称“豆包”老师

出身中医世家尽得家传,在中医食疗学方面颇有造诣;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

医院副主任医师,常务副院长,为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获得“至年度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主编《糖尿病宜与忌》、《肾炎肾病宜与忌》、《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用药与食养》、《这样吃最健康》、《实用人体保健手册》等20余种医学科普图书。

在《便亦有道》这本书里,您将学到什么(第十六季)

中医对便秘的经典论述

?

《素问·五藏别论篇》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难经·四十四难》

四十四难曰: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

《灵枢·肠胃》

“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类经·气味类》

“人受气于谷,故谷气入于营卫,其糟粕之质降为便溺,以次下传,而出于大肠膀胱之窍。”

《灵枢·平人绝谷》

“胃大一尺五寸,经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

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

“五味阴阳之用何如?歧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

歧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原闻五实五虚。歧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为五实。脉细,皮塞,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为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歧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类经·五实五虚死》

“得身汗则表邪解,得后利则里邪除,内外通和,故实者活。”

“凡实者宜泻,如《经》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溢者行之,强者泻之之属,皆用泻之法也。”

“凡治实之法,外有余可散其表,内有余可攻其里,气有余可行其滞,血有余可逐其瘀,方治星罗,可无赘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鞭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鞭。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鞭,鞭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鞭,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类证活人书·问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

“此名阳证似阴也。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脉沉而滑者,皆阳证也,轻者白虎汤,甚者承气汤。”

《类证活人书·蜜煎导法》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屎虽鞭,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属阳明)。

蜜四两,上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看欲可丸,捻作如指头许,长二寸。当热时急作,令头锐,内谷道中,以手急抢,欲大便时,乃去之。”

[金]刘元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

“若里势已甚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惊搐惕搦,涎唾稠粘,胸腹满塞,而成便溺秘结,或时汗出,脉洪数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而表热稍罢,则腠理疏泄,而心火热甚,故汗出也,大法风热拂郁,因汗当解;今不解者,若里热出之于表,因汗而结散热去,则气和而愈也。今风热郁甚于里,而非出之于表,故虽汗泄,而热不退,则不能解也,犹阳明证热甚于里,而日晡潮热,大汗虽出,热不退而不能解也,故为大承气汤下之。”

[金]刘元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由于水液衰少而燥涩,气行壅滞,而不得滑泽通利……。”

“夫燥渴之为病也,多兼于热。故《易》曰:燥万物者,莫叹乎火。”

[金]刘元素《宣明方论?燥门》

“又如大便干涩,乃大肠受热化成燥涩。经云:诸涩枯揭。”

[金]刘元素《宣明方论?痔门》

“风湿邪热攻于肠中,致使大便涩而燥。热郁血热、散而流溢,中浸浚肠里,故以先血后便,热在下;先便后血,热在上;先血后便,久而不愈,乃作痔。”

《格致余论?张子和攻击注论》

“因病有在上、在中、在下,深浅不同,立为汗、吐、下三法以攻之。”

《医贯?泻利并大便不通论》

“东垣云:肾主五液,津液盛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厚味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肠结燥。又有老年气虚,津液衰少而结者。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也。予尝体法东垣之论,不用东垣之方,如润肠丸、润燥汤、通幽散之类俱不用,惟用六味地黄丸,煎服自愈。如热秘而又兼气虚者,以前肠内加参芪各五钱立愈。此因气虚不能推送,阴虚不能濡润故耳。已上治法,予尝亲试而必验,肯又不犯大黄、桃仁、枳壳等破气破血之禁,可以久服,永无秘结,故表而出之。”

《兰室秘藏》卷下大便结燥论

“仲景云:小便利而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约丸润之。食伤太阴,腹满,而食不化,腹响然不能大便者,以苦约泄之。如血燥而不能大便者,以桃仁,酒制大黄通之。风结燥而大便不行者,以麻子仁加大黄利之。如气涩而大便不通者,以郁李仁、枳实、皂角仁润之。大抵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用巴豆、牵牛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极则以至导引于下而不通,遂成不救,憶,可不慎哉!

《杂病证治准绳》第六册

“洁古云:藏府之秘,不可一概治疗。有虚秘,有实秘。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当以麻仁丸、七宣丸之类主之。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厚朴汤主之。胃气实者,秘物也。胃气虚者,秘气也。有风秘,有冷秘,有气秘,有热秘,有老人津液干燥,及妇人分产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作秘。不可一例用硝黄利药。巴豆、牵牛,尤在所禁。”

“便亦有道”书稿已推送完毕,敬请继续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h/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