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宝宝有没有出现过,小脸憋得通红,大便排不出来的情况?或者每次排便都哭,感觉特别痛苦的样子?如果有,请一定要认真看完这篇文章……
宝宝的排便模式因人而异,因此有时候很难分辨宝宝是不是真的发生便秘了。有些孩子可能2~3天排一次便,却算不上便秘;而有些孩子可能排便频率很高,却很难排出大便。
如果一个孩子每天只拉很少一点大便,便秘就可能不被发现,因为大便其实都积聚在了孩子的肠道里,没有被排出来。
如果你怀疑自己宝宝发生了便秘,最好观察是否有以下症状:
大便质地过硬,而且3~4天才出现一次排便;
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而且在排便的时候肚子痛;
排便的时候非常吃力,看上去很痛苦;
大便表面有轻微血丝,肛门因受粪便挤压而损伤。
如果有以上这些症状,说明宝宝有便秘的情况,需要马上引起重视,否则会越来越严重!
如何正确应对宝宝便秘的情况?1、改变饮食
吃高纤维食物非常重要,比如蔬菜类:豌豆、大豆、西蓝花、竹笋、莴笋杆;多吃粗粮类:玉米、红薯、南瓜;水果类:火龙果、西梅、梨子、葡萄干、杏仁、李子。还可以把普通的米换成胚芽米,因为它的纤维素要高很多。
其实我们有一个要求,孩子每天摄入的纤维素是年龄+5g,比如你3岁,每天就要吃8g纤维素,这对孩子的排便非常有帮助。
2、正确对待孩子如厕
很多孩子不解大便,是因为憋便,他觉得疼,或者害怕不愿意解,比如有些孩子大便解不好,妈妈就骂他,给他心理压力。有些孩子大便干到根本排不出来,妈妈还逼着他强行排,这种情况会引起孩子的恐惧和疼痛,以后就不愿意再排,形成憋便。
如果憋便很厉害的情况下,是需要去看医生的。所以,在孩子排便有困难时,家长应该用开塞露去帮助孩子,而不是逼迫孩子。
3、优化食物结构
要多给孩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有的孩子在吃辅食的时候容易便秘,那就先缓一缓再吃;有的孩子可能因为补充营养素的时候便秘,那就暂时不要补充;也有的孩子在喝普通牛奶的时候便秘,那就换成配方奶,如果配方奶不行,就换成适度水解;也有孩子吃猪肉便秘,那就换成蛋黄或鸡肉、鱼肉。
4、养成排便习惯
这个是重中之重,从2岁左右,孩子开始做如厕训练开始,每天早饭后或午饭后10分钟,去蹲5~10分钟,不管是否有解大便的感觉,都必须去蹲着。这对预防便秘,或者已经发生便秘,都非常有帮助。建议给宝宝单独购买小马桶,每次训练的时候都让他在自己的马桶上蹲在,这样效果会更好。
推荐家长购买这款“儿童卡通坐便器”,它的造型、颜色,都非常吸引宝宝,更容易培养宝宝自主如厕的习惯。
它有PU软垫和PVC软垫两种材质选择,宝宝坐在上面会更舒服。前凸加深便槽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宝宝撒尿时尿液溅出来。抽屉式便槽,推拉便捷,不容易弄脏手。防滑底座,适合木地板、瓷砖等多种地面,安全稳固不易滑。
厚实用料,6点支撑,承载性很强,就算是成年人坐在上面,也没那么容易破裂,所以胖宝宝根本不用怕。分体式设计,坐垫、便槽可以随意拆卸,清洗的时候很方便。
每天固定的时间,让宝宝在上面蹲5~10分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便秘,而且效果非常好。有需要的宝妈,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