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天枢穴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

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天枢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同时天枢穴又是大肠的募穴,人体阳明脉的脉气由此而发。天枢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募集,所以刺激天枢穴具有理气消滞、调理肠腑的功用,中医临床中天枢穴常用于治疗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泄泻、腹水、便秘等症。

定位

在腹部,横平肚脐中央,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取穴方法

仰卧,肚脐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

名称释义

(1)天枢。天星名,即天枢星,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连线为北斗二天璇星,右连线为北斗四天权星。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穴间各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气血饱满,除胃经外无其它出路,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故名。

(2)长溪、长谷。长,源源不断也。溪,水流的路径也。谷,狭谷也。长溪、长谷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向外输出源源不断。本穴物质由胃经上下二部汇聚而成,其气强盛,源源不断地输往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故名。

(3)谷门、谷明。谷,胃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明,可见之物也,指本穴气血强盛,外输气态物为可见之物。谷门、谷明名意指胃气由本穴源源不断地输送大肠经。理同天枢名解。

(4)循际、循元。循,循气血运行的固有道路运行也。际,际会也。元,本元也。循际、循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循气血物质的固有通路外输大肠经。理同天枢名解。

(5)补元。补,充补也。元,本元也。补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为人体后天之气的充补之元。人体之气分为多种,有元气、宗气、神气等等。元气为先天之气,也就是肾气,它与生俱来,不可改变。元气为人的先天之本,它随着人的生长发育而不断消耗,但元气的消耗随人体后天之气的盛衰而改变,后天之气盛则元气消耗慢,后天之气衰则元气消耗快。同理,补充了人的后天之气也就是间接地补充了人的元气,本穴输出的强盛之气即是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的功用,故名为补元。

(6)大肠经募穴。因本穴气血强盛,气血物质与大肠经特性相符,向外传输是输入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大肠经气血的主要来源之处,故为大肠经募穴。

穴位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穴位配伍

1、配上巨虚,有解毒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2、配足三里,有和中止泻的作用,主治小儿腹泻。

3、配上巨虚、阑尾穴,有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阑尾炎。

4、配大肠俞、足三里,有温通气机,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肠炎。

5、配中极、三阴交、太冲,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操作

按摩手法: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让刮痧板的边缘向刮拭的方向倾斜,刮拭天枢穴,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治疗肠鸣、腹泻等病症。

拔罐疗法:用气罐拔罐天枢穴,留罐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腹泻、痢疾等病症。

艾灸疗法:用艾条回旋灸灸治天枢穴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腹痛、腹胀等病症。

刺灸法:直刺1~1.5寸。

特别注意:孕妇禁止针灸。

相关论述

1.《千金方》:“小便不利……灸天枢百壮。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

2.《针灸大成》:“妇人女子症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别忘了点个在看哦!转发那就太好了!

舌蕴乾坤

每天更新!喜欢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ys/7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