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天不排便,是攒肚还是便秘一分钟教你

很多妈妈并不知道什么是攒肚,因此常常把它误认为是宝宝便秘。其实,二者有区别,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便秘和攒肚有什么不同?

1

便便的形状

攒肚:

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

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2

精神的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3

发生时间

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

便秘: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

4

治疗方案

攒肚: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也可以尝试给宝宝按摩。

便秘:可尝试按摩、食疗,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不建议自己使用(开塞露刺激性较强,容易导致依赖)。

攒肚的家庭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只要宝宝排便不干结、不难受,精神状态好,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攒肚了,妈妈无需太过担心。

1、定时把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4、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宝宝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便秘的治疗方法

宝宝便秘,除了排便困难,还容易影响睡眠、食欲、以及精神状态,不利于生长发育。

宝宝便秘时,千万不要这么做

1、吃香蕉缓解便秘×

膳食纤维有利于软化大便,促进排便。但是,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并没有多到惊人,反而低于大多数的谷类蔬菜。另外,香蕉的果糖含量虽然高于平均,但仍然不具备通便能力,反而对缓解腹泻有帮助。

2、吃蜂蜜缓解便秘×

蜂蜜在酿造、储存、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婴儿的肝脏的解毒功能较差,少量的肉毒杆菌就能导致他们中毒。因此至少要1岁后,才能少量逐步让宝宝尝试吃蜂蜜。

3、喝果汁、菜汁缓解便秘×

许多妈妈习惯给宝宝喝果汁和菜水,但其实这些东西对宝宝有害无利。母乳喂养的宝宝反而因为果汁菜水的味道比较浓,偏爱有味道的食物,不利于宝宝的母乳喂养。另外,宝宝还有可能因为习惯喝果汁和菜汁,而不喜欢喝白开水,不利于以后的喂养。

便秘时,促进排便的4个方法

1、调整配方奶粉的冲泡

奶粉喂养的宝宝比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便秘,有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给宝宝冲泡的奶粉没有按照说明书冲泡,泡得太浓了也会引起宝宝便秘。

2、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

已经添加辅食了的宝宝,如果出现便秘,那么可以在日常的饮食中增加一些高纤维的食品。比如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又或者能促进排泄的水果。

3、平时应该多运动

运动量不够也会导致排便不畅,所以小宝宝多鼓励爬坐翻走,大孩子就要多加入一些户外运动了。平时还可以帮助宝宝做一些腹部按摩。

4、使用其他科学方法治疗

比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不建议自己使用(开塞露刺激性较强,容易导致依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益生菌等。

●生完孩子的头两年,戳心了……

●天天补钙还缺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想宝宝受罪,哺乳期千万别吃这些东西

●缺锌最怕宝宝出现恶性循环,夏天时妈妈们一定要警惕!

●“3个多月的宝宝,最近突然不愿意吃奶了,这可怎么办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ys/8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