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症状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内,可以一天拉上6-7次,也可以3-4天,甚至6-7天才有一次大便。这是宝宝正常的大便规律,是由于妈妈乳汁营养价值高,易被宝宝消化吸收,食物残渣少的缘故。只要大便性状良好、柔软,排便顺利,宝宝吃睡正常,体重增加良好,这种情况通常就不需要作特别处理。
而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相对比较有规律,一天1-2次或两天一次大便。不管哪种方式喂养,4个月后随着辅食的添加,宝宝的大便就开始逐渐变得有规律了,通常是一天1-2次或两天一次。
除上述正常情况外,如果三天不解大便,就是便秘了。特点:宝宝便秘,每次排便一直哭,甚至发现有肛裂。如果宝宝肛裂,可能宝宝就会从此对大便产生恐惧。时间久了,就肚子胀、食欲减退和睡眠不好等。
饮食疗法
针对便秘的原因,从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入手治疗,具体做法:把喂养婴儿的牛奶适当冲稀一些,增加宝宝水分的吸收。母乳喂养的MM也要平时给宝宝多喝水,养成喝水的好习惯。
均衡地喂养宝宝一些五谷杂粮,如煮红薯、玉米面、麦粉等辅食。因为这些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肠子肌肉张力,对通便很有帮助。不过,这只适用于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
经常给宝宝吃一些美味的番茄鸡蛋汤、韭菜汁或蔬菜米粥。将菠菜、芹菜或荠菜等纤维素成分较多的蔬菜切碎,放入米粥内同煮,熬粥时还可以加少量润肠的蓖麻油和芝麻油进去。
在早晨空腹时,让宝宝喝60-90毫升加糖的鲜榨桔子、西红柿或菠萝等果汁,可以增加食物残渣,以达到通便的目的。不建议喝市场上果汁,卖的果汁维生素含量低,没有新鲜水果榨出的果汁效果好。
每天下午,还可以再给宝宝吃点香蕉,其中大香蕉润肠效果最好,再次增加润肠通便效果。
运动疗法
增大宝宝的运动量也有利于帮助排便。爬行的小宝宝,父母不要长时间把宝宝独自放在床上,应该多抱抱他,并适当辅助他做一些手脚伸展、侧翻、前后滚动的动作,加大孩子的活动量,加速孩子食物的消化。对于大点的幼儿,父母应多让他在地板上爬行,或让他多走和跑动,甚至还可以拿一些气球让孩子吹,以此增加运动量和腹内压,达到锻炼腹肌的作用。
催便疗法
宝宝从3-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不要太早,小宝宝的骨头还很软,提便便的时候小心点。宝宝刚吃完,肠子蠕动会比较快,常会出现便意。所以一般选择在吃完后让孩子排便,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5个月宝宝可以开始让宝宝用马桶了,训练时间一般选在每次主餐后一小时以内,让宝宝在便盆上坐至少10分钟,并在旁边发出一些与大便有关的如“臭臭”、“拉拉”等语号来诱导他大便。
按摩疗法
在每天早餐后30分钟时,妈妈可以用手掌在孩子的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按摩15分钟左右,帮助孩子的肠管蠕动,促使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如此坚持数周,对改善宝宝便秘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药物疗法
如果宝宝已经便秘三天以上了,妈妈可以用药物来帮助宝宝解决便秘苦恼。用“开塞露”栓剂插入孩子的肛门内,让药液在肠子里保留一段时间后再让孩子排便,结果宝宝的粪便会很快就轻松地排出来。但值得提醒的是:宝宝的胃肠功能发育还不太完善,最好不要长期使用药物来通便。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措施,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建议妈妈们最好少用。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希望宝宝婴童尊重一切原创作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我们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六,9:00-17:30,有问题请在工作时间内咨询,其他时间您可以留言,我们上线后会第一时间为您解答,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