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医院卢锐辉
便秘仅是一种症状,不一定是疾病,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太少,表现为大便干结,并感到排便费力、排出困难和排不干净。一般每星期少于3次,就可以定义为便秘。便秘的起因:①不良的饮食习惯;
②饮水不足及肠蠕动过缓;
③缺乏锻炼使体内的肠蠕动不够;
④形成不了排便反射;
⑤结肠低张力、肠运行不正常;
⑥长期滥用泻药;
⑦生活不规律和不规则的排便习惯。
用药注意事项:乳果糖
糖尿病患者慎用,对有乳酸血症患者禁用。年老体弱多病的慢性便秘者
需长期规律应用泻药,最好不要间断,以维持正常排便,预防粪便嵌塞。对老年人应慎用硫酸镁。妊娠期妇女
在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后仍不能解除便秘时,可用中等剂量乳果糖(10-20ml每天)。如有需要刺激肠道蠕动时,尚可使用刺激性泻药或促胃肠动力药。儿童
般直肠给药,不宜应用缓泻药(如酚酞片、多库酯钠、比沙可啶等),因可造成缓泻药依赖性便秘。(所以儿童便秘,一般只需使用开塞露即可。)口服缓泻药仅是临时的措施,一旦便秘缓解,就应停用;缓泻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一般进食1小时内避免服用。一般缓泻药可在睡前给药,外用药物甘油栓、开塞露,一般即时应用。缓泻药对伴有阑尾炎、肠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者禁用;妊娠期妇女慎用。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部主任黄卫娟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参考文献
[1].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武汉)[J].胃肠病学,,18(10):-.
[2]李延青,于岩波.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1(02):-.[3]张声生,李乾构,时昭红.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30(01):3-7.[4]叶飞,王巧民.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13(06):-.END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