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坐得好,女人没烦恼艾灸调养有绝招

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汉时代,被称为“月内”。现代人坐月子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顺产)或42天(剖腹产)。

为什么要坐月子呢?

从中医角度分析,坐月子的意义更加重大。中医认为生产后的女性筋骨表里大开,又因出血较多和体力消耗,导致体内正气不足,气尚未恢复,身体抵抗力下降。

如果没有很好的调理,风寒暑湿等外邪便会乘机侵入人体,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逐步闭合,使风寒包入体内,难以排出,然后就会导致产后风或月子病。

月子没坐好,身体会留下隐患,反过来把月子做好了,女人会少去许多麻烦,甚至可以增加10年的免疫力!

月子坐得好,增加十年免疫?

医学研究发现,女人生一次孩子,可以增加大约十年的免疫力。因为女性怀孕过程中,随着孕期着宝宝不断成长,它的细胞会流入到妈妈的体内,进而分化出很多母体的细胞,修复了原来细胞的一些缺点。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新妈妈会自然地感觉到有一些长期犯的毛病竟然突然间痊愈了,比如说心脏病或者一些妇科的疾病。

也就是说女人产后,对于身体其实是很有好处的,甚至可以增加十年免疫力。

所以,虽然说生个孩子会给妈妈带来极大的痛苦,但是重生之后的强大免疫力却是宝贝带给妈妈最大的礼物。然而,这一点的前提是产后顺利恢复,把月子坐好。像有些女性对坐月子不以为然,月子里颠倒作息,饮食随意,别说提高免疫,还可能落得一身月子病。

月子坐得好,更年期晚来到

女人一生中排卵的数量基本固定,而女性怀孕期间,包括哺乳期,身体会停止排卵,大概4到6个月左右,这样大约就有12个左右的卵子被推迟排出,从而推迟了更年期的到来。

更年期又是女性步入老年的象征,更年期推迟,意味着女性衰老减慢。

有人专门对近位女性进行了为期十年的调查,发现很明显的一个数据变化:在65到75这个年龄段,生孩子的人比没生过孩子的女性,骨折的概率低了40多个百分比。

这是因为整个孕期阶段,孩子的成长使大人的体位发生了变化,她们的股骨变得更加强壮,所以女性不用担心怀孕会对大人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在,这一切的前提同样有赖于产后恢复,也就是坐月子,月子坐得好,女人没烦恼。

艾灸一月,受益十年

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产后元气大损,阴血骤亏,百脉空虚,又多瘀血,故有“产后多虚多瘀”的说法,并可能从此成为“病根儿”。

艾灸作为中医外治方法,具有温热作用,行气通络、化瘀祛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预防自然界风,寒,暑,湿,火,燥等邪气的侵袭,刚好适合女人月子艾灸。

女人坐月子期间,通过艾灸特定穴位,温灸经络,有助于身体恢复阳气,疏通经络,增强脏腑功能,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目的,是产妇产后的不二之选。

月子病不是事,因为有艾灸

经常有女性灸友留言,我的病都是在坐月子的时候落下的!月子病很难调,因为月子病的人一般是久病,久病则元阳必虚,元阳虚,就不能战胜病邪,身体越来越弱。

这时候就需要艾灸,艾灸能补充元阳,元阳充足,很多功能才能重新起动,有了元阳,才能燃起人体的太阳,有了阳光的照射,身体就好恢复。

另外月子病越早调理越好,如果是出满月没有多久就开始调理,还是不难的。

很多女性落下月子病的病根,也与坐月子的时候心情不畅有关,情志是可能会影响气机的,气滞则血瘀,坐月子时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产后的康复。产后腹痛、头晕、心悸的艾灸治疗效果好。产后以小腹疼痛为主,称为“产后腹痛”。轻的有时伴有头昏,心悸、恶露量少;严重者可出现面色青白,四肢不温,痛而欲吐,小腹剧痛拒按等现象。一般因血虚、寒凝、血瘀、食滞。

坐月子艾灸取穴(通调月子病)

以小腹疼痛为主。血虚者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血瘀寒凝者症见冷痛、痛处拒按或得热稍减,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或四肢不温,痛剧而欲吐;食滞者脘腹胀满而痛,嗳腐吐酸,食欲不振。

补血活血,散寒止痛

01关元穴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02子宫穴

经外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孕妇禁灸)

03三阴交

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04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血虚血瘀陪膈腧、血海;食滞配中脘;寒凝配命门、肾俞。

做温和灸,每日一次,5次一个疗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g/9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