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子宫更快恢复一个都不能少子宫复旧不

子宫复旧不全是产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在正常情况下,分娩后,由于子宫体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作用,肌层内的血管管腔狭窄甚至栓塞,使局部血液供应明显减少,子宫肌细胞缺血发生自溶而逐渐缩小,胞质减少,因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子宫腔内的胎盘剥离面随着子宫的逐渐缩小,加之子宫内膜的再生使剥离面得以恢复,子宫通常在生产后5~6周时恢复到接近非孕时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当上述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即发生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子宫恢复一般需要6-8周,总体上来说,需要42天的时间。

第一周

宫体下降

分娩完的第一周,子宫就开始变化了,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宫缩痛

如果是二胎的宝妈,肚子里产生一阵一阵的疼痛,这种宫缩的疼痛,会持续3-4天,当时我也因为宫缩疼,抓着病床的杆子,咬着牙等它过去,当时就一个念头“谁再让我生一个,我就跟谁过不去”。宝妈不用担心,特别是哺乳的时候,更能刺激宫缩。

血性恶露

第一周出现的恶露,叫做血性恶露。别了十个月的大姨妈,突然一下汹涌而至,因为血液成分较多,呈红色,而且有血腥味。

子宫体

在娩出胎盘后,子宫即刻就开始收缩,去摸腹部可以摸到硬硬的成球形的子宫体。一开始它的最高处与肚脐水平同高,之后每天,子宫体高度会降1-2cm。

子宫重量

子宫的重量,也开始减少,在产后大约1周减至g。

小贴士

1、顺产的宝妈,要及时排尿,切忌使膀胱处于膨胀的状态。

2、在逐渐消除疲劳之后就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可以尝试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与体力的恢复,也有助于恶露的排除和子宫的复原。

第二周

宫颈口关闭

好了,第一周过去了,我们也适应了月子生活,子宫的变化尚未停止,它在肚子里,一天一个样~

子宫复旧

第二周的子宫,继续复旧中。子宫复旧,是指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后的子宫,在产褥期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

宫颈口

子宫颈内口关闭,子宫颈口的形状也由未产时的圆形变成了横裂型。

浆性恶露

这时期恶露主要成分是坏死蜕膜组织和粘液,因此会呈粉色或棕色,没有血性恶露那么红。

子宫的位置

在这周,子宫会变小降入盆骨腔内,这时候去摸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子宫的重量也会减至g,宝妈们会很惊喜得发现,肚子更小了。

小贴士

1.卧床休息时,应采取侧卧的姿势,尽量不要仰卧,以防子宫后倾。如果子宫有些后倾曲,应该做膝胸卧位来纠正。

2.坚持母乳喂养,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宝宝吸吮乳汁的动作会反射性地刺激子宫收缩,促进子宫复原。3.注意阴部卫生,避免发生各类炎症,影响子宫的恢复,如果发生白带异常增多,经期出血异常要及时就医。

第三周

预防复旧不全

传统的坐月子,婆婆妈妈一定会给产妇进补,而第三周开始,血性恶露已干净,这时是进补的好时期。

白色恶露

恶露由血色、浆色过度到白色恶露。这时期的恶露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皮细胞及部分蜕膜组织,所以呈白色。

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不仅会导致恶露长久不净,还会引发一系列妇科疾病,给身体造成长期困扰。

小贴士

1、按摩。顺产妈妈,适当的按摩子宫,双手手掌相互重叠,平放于小腹部,稍用力做顺时针方向按摩30圈,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摩动30圈,接着用拇指压气海(脐下1.5寸)关元穴(脐下3寸)各按1分钟最后,将手掌平放于下腹部,两手重叠,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吸气时用力压腹,并配合最大限度的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让腹部尽量鼓起,呼气时,使腹部尽量凹陷)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2、服用生化汤,产妇出院后,无病理情况下可服用一些生化汤,一般3-5天即可。

第四周

子宫颈恢复

掐指一算,离出月子还有两周了,真是喜大普奔~相信多数宝妈在这周,已经开始计划出月子后要改头换面,重新做“女人”了。但是我们的子宫复旧得不好,肯定是会影响我们身体的。

子宫颈恢复

刚分娩完,子宫颈会充血水肿,变得非常柔软,而子宫颈壁也会薄而皱,大概需要7天才会恢复原状。而在第4周,正常情况下,子宫颈恢复正常大小。

第五周

复旧不好的信号

第五周了,该恢复的,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但是干净了的恶露,这时候又反复出现了,这可能是在提示我们子宫可能复旧不好,我们要重视起来。

骨盆和腰部疼痛

骨盆区疼痛或骨盆区有沉重感,腰腹重坠或疼痛,也有人背痛或有异常的疲劳感。如果出现类似的不适,可以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下腹部坠胀感

下腹部还隐隐作痛,里面像有什么东西揪着。北京的王女士回老家待产,顺产生下宝宝,快出月子的时候,总感觉下腹部隐痛,好像里面有什么揪着疼,医生告诉她就是子宫复旧不全。

恶露不净

恶露的颜色一直呈现鲜红色,超过十天颜色都没有变浅;出血量太大,一晚用一片超长夜用卫生巾还不够;恶露有明显的恶臭味,且伴有发热和下腹疼痛。

第六周

子宫恢复至孕期

恭喜你,苦闷的月子生活结束了,42医院复查你的身体情况了。

医生通过B超、按压或者恶露可以判断你子宫恢复的情况,如果医生告诉你,你子宫复旧不全,该怎么办呢?

子宫复旧不全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影响子宫复旧并导致子宫复旧不全的原因主要有:1.胎盘、胎膜残留、蜕膜脱落不完全。2.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或盆腔感染。3.子宫肌瘤,如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腺肌瘤。4.子宫过度后屈或侧屈,恶露排出不畅,致使恶露滞留在子宫腔内。5.胎盘面积过大(如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等)影响子宫复旧,因胎盘附着部位的肌层较薄,子宫收缩力明显减弱。6.多产妇因多次分娩使子宫纤维组织相对增多,影响子宫收缩力。7.膀胱过度膨胀或膀胱经常处于膨胀状态,以产后尿潴留最常见。常见病因有部分胎盘胎膜残留,产后感染所致的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或盆腔感染,由于子宫过度后屈或侧屈导致的恶露滞留,子宫壁间肌瘤、子宫肌腺病,妊娠期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   

二、发病机制:   分娩后,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缩复作用,迫使肌层内血管管腔闭锁或狭窄,子宫肌细胞缺血或发生自溶,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胎盘剥离面亦随着子宫的缩小和新生内膜的生长而得以修复。一般在产后5~6周可恢复到非孕状态。此过程称为子宫的复旧,当以上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即导致子宫复旧不全。

子宫复旧不全的症状

主诉:   产妇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混浊,伴有臭味。   

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   产妇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从正常的3日延长到7~10日,甚至更长。2.次要症状:   恶露常混浊或伴有臭味,有时可见到坏死的残留胎盘组织和(或)胎膜组织随恶露一起排出。可有腰痛及下腹部坠胀感。3.体征:   可及宫颈质软,宫颈外口至少能通过一指,子宫较同时期正常产褥子宫稍大稍软,多数子宫呈后倾后屈位,并有轻微压痛。若因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或盆腔感染所致的子宫复旧不全时,子宫压痛更明显,甚至附件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子宫复旧不全的检查

根据病情选择做血、尿、便常规等检查。B型超声检查,见到子宫较大且子宫腔内有残留胎盘或残留胎膜影像,则可确诊为胎盘残留或胎膜残留所致的子宫复旧不全;若见到子宫肌壁间肌瘤或子宫腺肌瘤影像,即可确诊子宫复旧不全的病因。

子宫复旧不全的治疗

1.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给予子宫收缩剂加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2.具体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加强分娩期和产褥期护理;怀疑有胎盘、胎膜残留时清宫;谨防产后尿潴留;鼓励产妇产后尽早下床活动。   (2)药物治疗:子宫复旧不全时,均应给予子宫收缩剂,常用药物有:麦角新碱(0.2~0.4mg,每日2次,肌内注射,共3日)、缩宫素(10~20U,每日2次,肌内注射,共3日)、益母草颗粒剂(2g,每日3次,冲服)和生化汤(25ml,每日2~3次,口服)等。   (3)手术治疗:以下情况需手术治疗,①因有大量流血或长期流血不止,高度怀疑胎盘残留时,必须行刮宫术,刮出物须做病理检查;②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复旧不全者,采取保守治疗无效,长期流血不止,亦可考虑切除子宫。3.治疗注意事项:   加强分娩期和产褥期护理,可预防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对分娩后的胎盘、胎膜必须仔细检查,如怀疑有残留时,应立即清理宫腔。积极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地促进泌乳和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复旧不全发病率;鼓励和协助产妇早期离床活动或指导床上产后操,有利于子宫复旧。嘱产妇及时排尿,如有尿潴留需积极处理。

子宫复旧不全的保健

一、护理:   加强分娩期和产褥期的护理,预防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对娩出的胎盘、胎膜仔细检查有无遗留。如怀疑有遗留,立即清理宫腔。产后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仰卧位,侧卧为宜,并早期活动。   嘱产妇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并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若确诊为子宫后倾后屈位,每天应行胸膝卧位2次,每次15~20min予以纠正。   应加强分娩及产褥期护理,尽可能预防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如怀疑有残留时,应立即清理宫腔,同时给子宫收缩剂促进子宫收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积极处理产后尿潴留,一旦出现产后小便困难,应尽快予以处理,如热敷下腹部、针灸、艾灸、穴位封闭新斯的明。如小便仍尿不尽,膀胱胀至近脐平需放置持续导尿。产后应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应尽早下床活动。流血量多或长期流血不止者,应行B超检查,如发现宫腔内有残留物,应行清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如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者,可能已有感染发生,应在做宫腔内容物细菌培养的同时,开始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确实经保守治疗无效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肌瘤的情况可行肌瘤挖除,很少需要子宫切除者。   

二、饮食:   饮食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

子宫复旧不全的预防

1.在妊娠期间,应重视能够增强孕妇体质的一切措施。2.临产后,必须正确处理胎盘及胎膜的娩出,应认真仔细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并注意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血管,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副胎盘。若怀疑有副胎盘、部分胎盘残留或大部分胎膜残留,应在严密的无菌操作下伸手入子宫腔内取出全部残留组织。若检查胎膜后确认仅有少许胎膜残留,产后可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及抗生素,等待其自然排出及预防感染。3.为避免产后尿潴留,嘱产妇于胎盘娩出后4h内及时排尿。若产后6h仍不能自行排尿并诊断为尿潴留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导尿。4.嘱产妇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并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若确诊为子宫后倾后屈位,每天应行胸膝卧位2次,每次15~20min予以纠正。5.应加强分娩及产褥期护理,尽可能预防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如怀疑有残留时,应立即清理宫腔,同时给子宫收缩剂促进子宫收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积极处理产后尿潴留,一旦出现产后小便困难,应尽快予以处理,如热敷下腹部、针灸、艾灸、穴位封闭新斯的明。如小便仍尿不尽,膀胱胀至近脐平需放置持续导尿。产后应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应尽早下床活动。流血量多或长期流血不止者,应行B超检查,如发现宫腔内有残留物,应行清宫术。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如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者,可能已有感染发生,应在做宫腔内容物细菌培养的同时,开始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确实经保守治疗无效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肌瘤的情况可行肌瘤挖除,很少需要子宫切除者。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xh/6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