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大约35亿人被乙肝病毒(HBV)感染,其中约四分之一发展为肝硬化,我国每年新发乙肝肝硬化患者约90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7·28“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南月敏教授提示大众爱肝护肝先从正确认知开始,积极预防,主动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的及早治疗则是降低肝硬化发病率的最基本措施。近年研究证实,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有效的抗病毒及抗纤维化治疗,可逆转肝硬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伤,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不能有效清除病毒,乙肝病毒则持续存在并不断引起肝脏炎症,肝脏自身针对炎症反应进行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瘢痕形成,上述情况反复发生或进展导致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根据肝功能代偿能力,乙肝肝硬化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及典型表现,可有乏力、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多于劳累、精神紧张后出现,休息及对症处理可缓解。
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合成功能明显损害,并伴有门静脉高压所致并发症相应表现,包括明显乏力、厌食、腹胀、头晕、记忆力减退等。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缩小、外形不规则或肝呈锯齿样改变,左肝叶增大,脾大、脾功能亢进所致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患者可发现顽固性腹水。胃镜检查可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患者可于进食不当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患者可有计算力、定向力下降,严重者出现昏睡或昏迷。肝癌亦为肝硬化常见并发症,超声、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可发现肿物,加强CT或MRI可见特异性肿物。
肝硬化并发症主要包括: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少数患者可出现肝性脊髓病,行走困难)、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及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胸膜炎,胆道感染,肺炎、肠炎及尿路感染)。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首先应符合明确病因学即HBV感染证据,符合以下5项中的2项及以上即可替代组织学依据:①影像学检查显示肝硬化和(或)门静脉高压征象;②内镜检查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③肝脏硬度值测定符合肝硬化;④血生物化学检查显示白蛋白水平降低(<35g/L)和(或)PT延长(较对照延长>3s);⑤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L。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
1.抗病毒治疗:
最新指南指出,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24周,若HBVDNA2×IU/ml,排除依从性和检测误差后,建议调整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方案(采用ETV者可改用TDF或TAF,采用TDF或TAF者可改用ETV),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ETV联用TDF或TAF)。值得注意的是,尽管HBVDNA检测不到,甚至HBsAg已经消失,但肝硬化很难逆转,仍然可以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死亡。
2.护肝治疗:
乙肝肝硬化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及黄疸,常用护肝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双环醇、熊去氧胆酸。
3.抗纤维治疗:
扶正化瘀胶囊(片)、安络化纤丸、强肝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及益气活血方(河北医大三院专利方)均有一定效果。
4.并发症的治疗:
肝硬化腹水患者合理限制盐的摄入(4~6g/d)和口服利尿剂(螺内酯和/或呋噻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乙肝肝硬化最严重最凶险的并发症,首次出血的致死率为40%~48%。急性出血的治疗:输血、输液、止血药物治疗,急症内镜内镜治疗,必要时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或外科手术。稳定期可采用普萘洛尔口服。肝性脑病治疗包括去除引发肝性脑病的诱因、降血氨药物乳果糖、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肝肾综合征治疗药物包括特利加压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蛋白。肝癌早期可采用射频、微波消融或手术切除及肝移植,中晚期多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介入治疗),靶向药物仑伐替尼单用或联合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预防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及母婴传播,家族聚集有一定的感染风险。而共处一室、握手、拥抱不会传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进展期肝纤维化者联合中药抗纤维化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肝硬化逆转,希望大家更加科学的认识乙肝肝硬化,患病后不盲目投医,做到科学治疗。
----------End----------
---------
------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