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哪怕只有一天不大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为便秘忧心忡忡了。
家长们把大便当作宝宝健康的晴雨表,通常情况下家长都认为宝宝应该每天都排便一次才是正常的。
其实不然,宝宝的排便本来就不规律,不规律才是正常。宝宝肠道还在发育中,一天拉好几次,好几天才拉,这都是常有的,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一条黄金标准呦。
宝宝排便规律不同月龄宝宝排便规律?出生后的2、3天,排出在妈妈肚子里时的胎便,墨绿色,稠糊糊;
?胎便排完,加上吃了奶,大便开始变成芥菜籽样的黄色,奶昔状;
?出生4~6周时,排便间隔逐渐延长。每天1、2次,每周1、2次,只要排便不费力且大便性状无异常就应属正常;
?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后,有些宝宝可能会出现大便排泄周期比以前长的情况。
宝宝几天不大便就一定是便秘么?
不一定。有可能是因为宝宝胃肠功能发育逐渐成熟,加上母乳喂养的食物残渣产生的量较少,致使宝宝的大便周期发生改变。
那么遇到宝宝大便周期延长,焦虑的家长该如何判断这是“攒肚”还是“便秘”呢?
请参考以下两个方面:
(1)宝宝未大便期间,吃奶、睡觉、玩耍都照常,精神状态良好;
(2)之后排便时,没有非常不适的表现,大便性状也基本正常,软软的不干不硬。
“攒肚”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既不是疾病,宝宝也没有痛苦,家长们不用担心。
而真正的便秘是什么样的呢?也是两条特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请注意这与大便间隔时间无关,有的孩子一天拉好几次,但只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也可能是便秘。
有可能是便秘的情况还有:
?排便困难;
?便便小而干,小圆球一样;也有时候大而硬;
?烦躁,排便时痛苦、哭泣;
?肚子胀气并有硬块;
?便便表面有条纹状血。可能是由于便便较硬引起“肛裂”。
关于便秘的民间偏方靠谱吗?民间流传着很多治疗或缓解便秘的“偏方”,到底靠不靠谱呢?
1、喝酸奶,尤其是含有益生菌的酸奶。
不一定!
有些酸奶中确实有一定比例的活菌,有可能有助于肠道健康,但有两点需要注意:
(1)6个月以上的宝宝才能喝酸奶。
(2)如需要酸奶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需要足够多的益生菌活菌数量,而酸奶中的含量通常是不够的。
所以单靠喝酸奶虽会对宝宝有一定的帮助,但有可能会收效甚微。
2、吃香蕉缓解便秘。
不一定。
熟透的香蕉可以促进宝宝肠道的蠕动,对于便秘的宝宝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未熟透的香蕉吃起来会有一种涩涩的味道,是因为里面有比较多的“鞣酸”,可减少胃肠道的蠕动,所以宝宝吃了这种香蕉可能会适得其反。
3、服用益生菌
不一定!
研究证明:最常见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微小菌株更适合在宝宝肠道功能紊乱的时候使用如:腹泻、消化不良、使用抗生素时,而且选择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不含奶、糖等的益生菌制剂。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能用益生菌改善便秘。
4、服用膳食纤维
可以!
膳食纤维可以通过减少肠道对食物残渣中水分的吸收而促进肠道的蠕动,因而可以帮助宝宝解决部分便秘的问题。
5、西梅汁或梨汁
可以!
山梨醇可以增加大肠中大便的水分,让大便变得更稀、次数增加。西梅和梨等水果富含山梨醇,如果4月龄以上的婴儿尚未添加辅食,可以给予西梅汁或者梨汁改善便秘。
4-8月龄的婴儿每天可以喝60-mL%的纯果汁。8-12个月龄的婴儿每天最多mL果汁。已经添加辅食的婴儿,则可以通过直接摄入这些水果的果泥、果蓉或者薄片来解决便秘的问题。
6、腹部按摩
可以!
顺时针的腹部按摩可以刺激肠道的蠕动而促进宝宝排便。
具体方法是:用温暖的手在宝宝腹部顺时针进行按揉。除此之外,通过宝贝的自主运动或做被动操等方式,适当增加宝宝下只得活动量,也起到促进肠道蠕动而达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当常规方法无效时
1药物治疗如果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养成排便习惯等方式,仍不能缓解宝宝便秘问题,应在除外肠道结构异常的情况下,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药物,解决便秘的问题。
缓解便秘最常见的药物:开塞露和乳果糖。
(1)开塞露
开塞露属于刺激性泻药,是通过肛门插入给药,药物有润滑肠道、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短期使用相对安全,但是长期使用会让宝宝产生依赖性。因此,开塞露只能偶尔用来缓解宿便。
开塞露的使用方法:
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并适当抬高屁股;
打开开塞露包装,用清洁的剪子剪开开口处,经开口处的毛刺处理好以保证开口处圆滑,挤出少许涂在肛门周围;
手持开塞露的球部,缓慢插入肛门,将药物挤入直肠内,通常5-10分钟后可以排便。
(2)乳果糖
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双糖,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可以原形到达结肠,在结肠被肠道菌群分解,通过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进而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由于乳果糖对肠壁没有刺激性,所以用于缓解宝宝便秘,相对安全、有效,常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两种药物在短期内使用可以解决宝宝便秘问题,但不建议长期使用,因为会使宝宝对其产生依赖。
因此,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等方式来预防、缓解宝宝便秘才是长久之计。
2就医请注意,如果宝宝有严重的腹痛或者直肠疼痛则需立即就诊。
如果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便秘治疗后24小时之内没有排便。
?4个月以内的婴儿超过正常排便周期24小时没有排便,例如一个婴儿平时2天排便1次,但是突然3天未排便。
?4个月以内的婴儿排出硬大便,而不是软或稀大便。
?宝宝不愿意吃东西,体重降低。
?大便带血或者尿布上有血。
?便秘反复发作。
?宝宝排便时疼痛。
就诊的时候家长要注意:医生会问宝宝便秘开始的时间,排便是不是有疼痛感,正常时多久排便一次?
有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呕吐、食欲下降等,喝多少液体,便中是否带血?
医生还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也许还会做肛门指检等。
一定要配合医生做检查,掌握科学的判断便秘、治疗便秘的方法,帮助宝宝更好地成长。
如果宝宝只是攒肚,虽然好几天大便一次,却可以自己拉出便便,便便也不是很干很硬,那家长与其一直纠结于宝宝的便便,不如把精力放在宝宝的高品质亲子陪伴上。个亲子游戏扫码免费领:—END—
本文审稿顾问:首都医科医院儿保科主任医师张峰。
文章仅作科普,不能代替专业医师的诊断和治疗。
康乃馨母乳会
康乃馨母乳会是注册于深圳的公益组织,深圳妇促会会员单位,由国际认证泌乳顾问、医生、母乳指导师和媒体人共同发起,不仅为妈妈们提供科学靠谱的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资讯,更为遇到母乳喂养和育儿困难的妈妈们提供实操指引和上门服务,为妈妈们的母乳喂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