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m.39.net/pf/a_4630319.html
便秘是临床以及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症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增大和人口平均寿命增加,便秘发生率逐渐增高。慢性顽固性便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又容易被忽视。
正常人的排便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90%的人排便频率在:每天3次到每3天1次。排出的粪便应软长如柱,可盘曲2~3圈以上。粪便如果太稀则不成形;太干结则排便困难费力;均为不正常。便秘的病因
引起便秘的病因较多,有肠道肿瘤和炎性病变、结直肠的神经肌肉病变、内分泌紊乱、与饮食和排便有关的因素以及精神因素等。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到便秘的本质,了解引起便秘的原因,其中相当一部分病因能够预防,使便秘的症状减轻以至治愈
1.不良的饮食和排便习惯
①饮食中含纤维素少;②运动量少;③人为地抑制便意;④滥用泻药;⑤环境的改变。
2.精神因素
精神疾病、神经性厌食和抑郁症
3.内分泌紊乱
①甲状腺功能低下;②甲状腺功能亢进;③低钙血症;④高钙血症;⑤糖尿病;⑥老年性营养不良;⑦催乳素升高;⑧雌激素降低;⑨铅中毒。
4.医源性因素
①药物因素:可待因、吗啡、抗抑郁剂、止泻剂、抗胆碱剂、铁剂;②长期卧床或长期制动;③盆腔手术:直肠、肛管、子宫手术。
5.结直肠外的病变
①中枢神经病变:各种脑部病变、脊髓损伤、肿物压迫、多发性硬化症等;②支配神经病变:Chagas综合征、帕金森病、盆腔神经损伤等。
6.结直肠功能性疾病
直肠内脱垂、直肠前突、盆底疝、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会阴下降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特发性结肠慢传输;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等。
7.结直肠器质性病变
①结直肠机械性梗阻:良性和恶性肿瘤、扭转、炎性狭窄、肛裂和痔等;②结肠神经或肌肉病变:先天性巨结肠、成人巨结肠等。
便秘的诊断
尽管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但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正常人排便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般认为,排便次数保持在3次/天到1次/3天之间均属正常。
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中包括了6个症状:排便费力、排干粪球或硬粪、排便不尽感、排便时堵塞感、需要手法辅助排便、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要求有症状满足标准至少3个月,发病至诊断前至少6个月
在便秘诊断还需要对功能性顽固性便秘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诊断,以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这就需要一系列特殊的检查手段:肠道传输功能检测、肛肠压力、肌电图检测,电子结肠镜。电子结肠镜在临床的普遍应用,对排除器质性疾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排便造影、盆腔造影技术、肠道传输试验对便秘的精确分类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便秘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不但是所有功能性便秘的首选治疗方法,也是这类患者无论手术与否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种生活习惯。
1.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治疗和预防各种便秘的基础方法,包括多饮水、多进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一般要求每天的饮水量在ml以上。食物纤维素在各种植物性食物中的含量高低不同,以菌藻类、芝麻、豆类等含量最高。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首先应放弃已有的不良习惯,如:人为抑制便意、排便时看书导致排便时间过长和过度用力排便等。在此基础上,利用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排便,如在早晨起床后结肠产生集团运动,可将粪便推入直肠引起便意(称为起立反射),故每天晨起后排便一次最好。但每人的排便习惯不一,也有人在餐后排便(利用胃结肠反射)。
3.运动疗法
排便需提高腹内压,主要依靠膈肌、腹肌的力量,所以经常进行深呼吸运动,增强腹肌的力量,有利于粪便的排出,特别对于某些老年人,这一点非常关键。另外,体力活动可刺激结肠蠕动,加快肠内容物的推进,有利于排便。对于某些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长期坚持做胸膝位提肛锻炼有利于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增强其协调运动性,可以大大减轻症状,甚至治愈,特别是直肠内脱垂等。
4.药物治疗
对于较严重的便秘患者,可酌情应用泻剂。但必须明确各类泻剂的特点,切忌滥用,否则可对结肠壁内神经元产生持久的损害。常用的泻剂包括以下几类:高渗性泻剂、刺激性泻剂、润滑性泻剂、促肠动力药物:
5.灌肠及其他通便方法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直接注入直肠和结肠,刺激结肠、直肠蠕动引起排便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急性便秘和重症患者的对症处理。一般用生理盐水或1%肥皂水灌肠导泻,温度控制在39℃~40℃为宜;对于粪便嵌塞者可用“一二三”灌肠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ml。有时也可用中药大承气汤灌肠。除灌肠外,开塞露法、肥皂条通便法也是简便易行的方法。
(二)手术治疗
通过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便秘患者可以得到治愈或改善,但总有一小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最终需手术治疗。目前已经开展的便秘外科手术方式大约有10余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便秘往往是两种甚至多种疾病或症状混杂在一起的综合征,必须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应以解除患者的症状为目的,而不是为了纠正某种解剖异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