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济南赵树堂中医馆主治中医师王群桑葚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水果,非常受大家欢迎,被称为“民间圣果”。《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桑葚甘平,滋肝肾,充血脉,止消渴,利关节,解酒毒,使人聪耳明目,安魂镇魄”。临床上,桑葚的药用价值极高。1、养肝滋肾:桑葚性平和,滋而不腻,润而不寒,常用来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须发早白,烦渴引饮,心烦失眠,夜间汗出等症。2、润肠通便:桑葚柔嫩多汁,既能消胃肠积热,止烦渴,又能润滑肠道,增液行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尤其适合老年人肾精亏虚导致的习惯性便秘。3、清解酒毒:长期饮酒的人容易形成体内湿热,饮酒后烦渴燥热,即使大量饮水,仍感觉渴的厉害。这是由于酒热湿气耗伤肾水,通过饮水很难解除这种烦渴的感觉。桑葚既能清解体内的酒热湿气,又能凉润肝肾精血。饮酒前食用一些桑椹或者直接冲服一杯桑葚膏,可以很好的缓解酒后烦渴、颜面潮红的感觉。4、润肺止咳: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一到冬季容易反复咳嗽,痰黏不易咳出,严重的可以出现气短、憋喘,甚至咳嗽遗尿的现象。中医认为,这类咳嗽属于肺肾阴虚。咳嗽日久,既损耗肺气,又伤及肾阴,所以才会出现气短、憋喘以及遗尿的情况。这类老年人可以参照“冬病夏治”的传统医学思路,春夏季每天服用一调羹桑葚膏,润肺滋阴,能够预防冬季老慢支的反复发作。春季养肝,很多朋友都会想到枸杞,但是个人理解,桑葚性味更为柔润,比枸杞滋养的功效更为平和,而且没有温躁动血的弊端,不会像枸杞,用多了容易出现流鼻血的情况。结合目前的药理学研究,桑葚的药用活性成分主要有花色苷、非色素酚类物质、多糖和白藜芦醇等,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及抗癌等药理作用,起到美容养颜、保护肝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桑葚虽好,但也有不适宜的人群。桑葚润肠的功效极佳,对于胃肠功能虚弱的人,不建议长期食用,有滑肠的副作用。桑葚的吃法多种多样,一般鲜吃较多,但鲜桑椹保存期短,易腐败变质;且桑葚药性甘寒,吃多了易滞腻碍脾,脾虚便溏者亦不宜吃鲜桑葚。那么,到底哪种吃法更健康呢?在《食宪鸿秘》早有记载:“桑葚熬膏,更妙,久贮不坏。”古人会把鲜桑葚熬成膏来吃,用加热的方式,一边能暖胃去桑葚的寒,一边还能保留它的强大功效。采摘新鲜桑葚,熬制膏方最为滋补,吸收率更佳。把桑葚放入锅中,加入冰糖,慢慢熬成稠状,就当桑葚膏了,这就是很多市面上制作桑葚膏的土办法。但要真正制作出一款有品质、有效果的精品桑葚膏,必须要严格按照传统滋补膏方的熬制工艺。所谓“一味膏方百年功”,选料、熬制、配伍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大有讲究。为了使这美好的味道长久保存,趙树堂中医馆深谙桑葚的养生功效,又一贯擅长膏方,思索、研究与考证后,我们便开始按照膏方的标准流程熬制桑葚膏,选用最新鲜的上等黑桑葚,加入蜂蜜、冰糖等,历经清洗、榨汁、过滤、煎煮、浓缩、化膏、收膏,一道道工序务求做到极致。我们的熬膏师用丝毫不亚于膏方的态度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最终呈现不一样的养生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