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用药,调理好孩子的积食便秘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

积食、便秘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普遍的问题,虽然不是急症,但家长在家调理时并不好把握。这是因为,孩子积食便秘,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五脏功能失调的表现。

不论你是“放养”型妈妈,还是不懂正确喂养知识的家长,在孩子生长发育这件事情上,我仍然要严肃地告诉你:不要太心大!可能当孩子有症状表现出来,被你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很严重了。

但是,在调理孩子这件事上,别人帮不了你,医生也帮不了你,真正了解孩子问题,能够从源头上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只有家长你!

所以,从这周开始,我会针对家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一些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真正发挥家长在家调理孩子的优势:少吃药、更健康!

案例回顾

孩子2岁,长期大便困难,2-3天一次,干硬如羊屎状,偶尔前干后软;胃口差、晨起口气重、舌苔白腻;情绪不稳定,平时脾气差、山根青,生长发育缓慢。

妈妈刚开始用三星汤、四磨汤调理,效果不是很明显,跟着体质课学了推拿后,连续做了3天手法,孩子开始拉出条状的便便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妈妈的思路对不对。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很多家长分析得不错,这个孩子是很典型的积食。积食的五个症状:胃口、情绪、大便、口气、舌苔在他身上表现得都非常明显。

积食日久,就会脾虚,脾虚日久,亦会积食,脾胃为水谷精微的入口,身体无法得到水谷精微的滋养,进而就会影响生长发育。

孩子胃口差,长期拉羊屎粒,是因为脾胃一直处于负荷状态,消化不良,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在通过大肠时结成大的粪块,变成羊屎粒;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又被大肠反复吸收津液,变得干硬。便便偶尔前干后软,是因为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差,导致靠后的大便水分比较多。

口气重,是因为食物在胃里不消化,积滞化热,循行而上,有酸臭味;舌苔反应的是胃气,胃里有积滞,反映在舌苔上就是厚,脾运化水湿不利,湿浊凝聚在内,反应在舌苔上就是腻。

平时脾气差、易发怒、这些都是肝旺的表现。“肝木克脾土”,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木过旺时,脾土的运化功能会受到压制;反过来,脾土过虚,肝阳就会上亢,导致脾土虚上加虚,形成恶性循环。

山根青,说明可能还有受过惊吓或体内有风邪存在,我们常说“山根青儿受惊”,这里的受惊,其实是一种情志受损。

“心主神明”,情志受损意味着心对情志的管理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那么,也反应了它对其他五脏六腑的调控出现了问题。

总体来看,积食是诱因,脾虚是根本,其他脏腑的表现都是以此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妈妈的调理思路有没有错?

妈妈的思路和辨证基本正确,手法选择上是以清为主,消补兼用,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是很持续。

这是因为妈妈把调理的重心放在了脾胃这部分,忽略了另一个会影响脾胃运化的因素--肝。所以,手法选择上,要做一些改进。

▍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呢?

治疗的总体原则是:消积导滞、健脾疏肝。

推拿处方为:点筋分阴阳24次,三清各次,心肝同清次,掐揉四横纹、小横纹各5次,顺运内八卦次,运水入土次,运板门次,顺摩腹次,按弦走搓摩50次,推下七节骨及揉龟尾各次,捏脊上6下3,按揉足三里及涌泉各1-2分钟,总收法。

这套手法还是以消法为主,按照孩子当前的症状是可以天天做或可以隔天做一次。如果孩子的大便频率增加,或口气与舌苔明显改善后,可以减少清的手法,增加补的手法。

另外,对于普通家长来说,要完成这样一个处方可能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建议分开做,每次都用过长的时间来完成治疗,孩子无法忍受,并且以后的推拿效果会没那么好,所以一般建议家长在家操作15-20分钟最佳。

饮食方面,继续清淡一点,三星汤、四磨汤可以继续喝。主食以粥、面为主,稍大的孩子需要足够的营养但是不能吃肉的,可以选择用肉汤煲粥,其他食物尽量打成泥混在粥里,生冷水果易伤脾胃,建议少吃甚至不吃。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guanxingbianmi.com/bmzl/11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