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帮年轻人带孩子,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在育儿观念上,却频繁发生battle。尤其是在吃饭加盐这件事上,老人总觉得加盐有滋味,宝宝才吃得香,有力气……
但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不同年龄段宝宝应摄入多少盐?针对孩子来讲,食盐过多会增加TA们的肾脏负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宝宝不像成人,肾脏功能发育成熟,能够摄入多少盐就排出多少盐,过早给宝宝添加食盐会造成宝宝肾脏功能紊乱,严重会导致不可逆的肾衰竭。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盐的摄入推荐量也是不同的。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6月龄内:每日钠摄入量小于mg,多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摄入;
?7~36月龄:每日钠摄入量-mg,辅食+配方奶的钠含量也足够宝宝所需;
?4~10岁:每日钠摄入量小于1mg。
不加盐就代表没盐吗?比起盐罐子里看得见的、可控制的盐,咱们更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中的隐形盐。营养学所说的盐摄入量不单单是指做饭时加了多少盐量,还得算上食物中所含的钠。钠作为食盐的主要成分,mg的钠就相当于1g食盐。因此,尽管宝宝的辅食中没有直接添加食盐,但食物中的钠含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调味品:味精、番茄酱、甜面酱、蚝油、酱油……
?甜品:冰淇淋、蛋糕、糕点……
?蔬菜:茴香、芹菜、茼蒿……
?零食:话梅、海苔、面包……
?饮品:酸奶、可乐、果蔬汁、矿泉水……
加工过的食品几乎全部含钠,钠在食物圈中称得上无处不在。
常见的吃盐误区1.不吃盐影响宝宝走路
老一辈通常认为,宝宝小时候不吃盐,长大后身体软,走路慢。
但其实宝宝走路的快慢跟吃不吃盐没有半毛钱关系!
每个宝宝发育情况不同,开始走路的时间本就有先后之分。
若宝宝正常发育,开始走路的时间滞后,家长应该先想到有没有多让宝宝在地上玩,是不是给了TA充分的探索、学习走路的环境,而不是甩锅给没吃盐。
2.不加盐没味道
在成年人的味觉下,不加盐的宝宝辅食确实不好吃,因此会担心宝宝不爱吃。
但其实宝宝的味蕾,比起成年人要敏感得多,TA们的味觉世界里只有食物最天然的味道,不存在不加盐就不好吃这一说。
3.海盐比加工盐好
有很多人认为,海盐比食盐的钠含量要少一些。
事实上,盐就是盐,不管哪儿来的,它们的钠含量是一样的。
只是海盐的加工方式比较天然,保留了更多天然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但这些营养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食物获得。
妈妈必须坚持保持宝宝辅食原滋原味的原则,不仅有利健康,还利于宝宝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宝宝挑食偏食的风险,从小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解决了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
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辅食每周吃什么》在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图文并茂,详解做法,简单易学。
在孩子1周岁到3周岁之间,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铁、锌、硒和防便秘、止咳嗽等各种食谱,内容实用。
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而不为?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
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